时间: 2025-04-27 09:55: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55:35
惜分飞
时寓苏台别业
作者: 赵承光 〔清代〕
帘卷高楼明月皎。
尘满瑶琴调少。
开尽忘忧草。
杜花香冷平江道。
霜绽黄花秋渐老。
砌畔蛩声增恼。
莫恨西风早。
凭栏目断家园渺。
帘子卷起,高楼上明月皎洁。
尘埃满满的瑶琴,音调渐少。
忘忧草已经开尽。
杜鹃花的香气在平江道上变得冷寂。
霜打黄花,秋天渐渐老去。
石阶边的蟋蟀声愈加烦恼。
不要怨恨西风来得早。
凭着栏杆,家园的渺茫让我心痛。
诗中提到的“忘忧草”与古代传说有关,常被视为能够解忧的象征。而“杜鹃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用来表达离别和哀愁,寓意深刻。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离别的伤感和对故乡的思念。
作者介绍:赵承光,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自然和情感,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诗人寓所,正值离别之时,面对秋天的变化,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故乡的惆怅。
《惜分飞》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深惋惜和对故乡的无尽思念。诗的开头以“帘卷高楼明月皎”引入,描绘出一个明朗而又清冷的秋夜,既有高楼的孤寂,也有明月的清辉,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紧接着,诗人将“尘满瑶琴调少”与“开尽忘忧草”相结合,暗示了内心的烦恼和情感的枯竭,表现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随着诗的深入,杜鹃花香冷与霜绽黄花的意象,进一步增强了秋天的萧索感,诗人在自然的变化中反映出自身的情感变化,既有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离别的苦涩。最后一句“凭栏目断家园渺”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令人心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乡展开,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留恋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情感深沉而细腻。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季节是什么?
“忘忧草”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蛩声”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惜分飞》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但李白的诗更为直接,强调了乡愁的情感,而赵承光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隐晦地传达了内心的情感,使得情感更为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