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55: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55:54
休矣。休矣。时世不消说起。醉生梦死风光。谁省湘亡路亡。亡路。亡路。丘墓安排何处。
停下吧,停下吧。这个时代已不值得再提及。沉醉于生死之间,享受那虚幻的风光。谁来想想湘水的悲哀,走上了亡国之路。亡路啊,亡路。那墓地该安排在哪里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宁调元,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诗词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历史的感慨而著称,作品多涉及个人情感与历史反思。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清代晚期,时代动荡,社会变革加剧,诗人通过此诗表达对社会的无奈与对历史的深思,反映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
《三台令》通过简洁而富有情感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思考。诗中反复的“休矣”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仿佛在呼唤人们停下脚步,反思自己的生活。接着提到“醉生梦死”,进一步揭示了作者对人们沉迷享乐、忽视现实的批判。
“谁省湘亡路亡”,则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悲剧,诗人用湘水的亡路象征了故国的破灭与个人的迷茫,展示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最后的“丘墓安排何处”,更是引人深思,暗示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对生命归宿的困惑。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感慨与对历史的反思,具有强烈的时代感与普遍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现实的批判,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无奈与对生命意义的追问,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忧伤与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宁调元的《三台令》更加沉重,前者强调享乐与豪情,而后者则注重对历史与现实的反思,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历史背景。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