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9: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9:50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平生师友豫章公,
矻矻谈君口不空。
半面相看吾已了,
连城增价子何穷。
三千奏牍诸儒上,
四百庵寮一岁中。
二父风流皆可继,
谤禅排道不须同。
我一生的师友中有豫章公,
他与我谈话时总是热情洋溢。
我与他半面相对,彼此都已明了,
而那连城的物价又何时才能停止上涨呢?
三千份奏章已经送到各位士大夫那里,
四百个庵堂在这一年中也不知要怎样经营。
二位父亲的风流才华都是可以继承的,
但对于谤议与禅道之事无需一同看待。
作者介绍: 陈师道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常常表达对朋友的关心与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送别刘主簿之际,表达了诗人与刘主簿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对当时社会、经济现象的关注和感慨。
这首诗以送别的形式,展现了诗人与刘主簿之间的友情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开头提到豫章公,既是对老师的敬仰,也是对友人的一种情感寄托。诗中通过“矻矻谈君口不空”传达了刘主簿的丰富学识与谈吐,而“连城增价子何穷”则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物价上涨的无奈与困惑,暗示了经济的波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在形式上,诗歌采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整体节奏感愈加鲜明。每一句都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切思考,表现了诗人对社会、经济与人际关系的关注。最后两句提到的“二父风流”与“谤禅排道”则揭示了诗人对传统与新思潮的矛盾看法,表达了对知识分子的期待与对社会风气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友情、社会现象与文化传承展开,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关心及对知识分子的期待,思考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陈师道的“豫章公”指的是:
A. 地名
B. 老师或友人
C. 经济现象
D. 宗教场所
“连城增价子何穷”中“增价”的意思是:
A. 增长价格
B. 物价稳定
C. 物价下降
D. 经济繁荣
诗歌中提到的“二父”指的是:
A. 朋友
B. 两位老师或长辈
C. 两个地方
D. 两个庙宇
答案: 1-B; 2-A;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送刘主簿》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