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登芜湖浮图

《登芜湖浮图》

时间: 2025-05-06 18:39:39

诗句

落帽家山记几巡,弟兄南北各伤神。

茱萸明日重阳酒,五处登高各一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39:39

原文展示:

登芜湖浮图 查慎行 〔清代〕

落帽家山记几巡,弟兄南北各伤神。茱萸明日重阳酒,五处登高各一人。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重阳节登高时,回忆起家族的往事,感叹兄弟分散在南北各地,各自伤感。明日重阳节,他们将在五个不同的地方各自登高,每人独自一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落帽:指脱帽,表示敬意或感慨。
  • 家山:指故乡。
  • 几巡:几次,多次。
  • 伤神:感到悲伤或忧虑。
  • 茱萸:重阳节的传统植物,象征长寿和驱邪。
  • 重阳酒:重阳节时饮的酒。
  • 登高:重阳节的传统活动,登高望远。

典故解析:

  • 落帽:可能暗指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的“落帽风前”,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茱萸:源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查慎行(约1650-1727),清代诗人,字夏重,号悔庵,浙江海宁人。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景抒情,尤擅长七言绝句。此诗可能是在重阳节时,作者思念分散在各地的兄弟而作。

创作背景: 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有登高、赏菊、饮菊花酒等习俗。作者在这一天登高,思念远在他乡的兄弟,感慨家族的分散和个人的孤独。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在重阳节登高时的复杂心情。首句“落帽家山记几巡”,以脱帽的动作表达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次句“弟兄南北各伤神”,直接点出了兄弟分散的现实,以及各自的伤感。后两句“茱萸明日重阳酒,五处登高各一人”,则通过重阳节的习俗,进一步强化了孤独和分离的情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家族和亲情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落帽”这一动作,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敬意。
  • 次句“弟兄南北各伤神”,直接抒发了兄弟分散的悲伤。
  • 后两句通过重阳节的习俗,强调了孤独和分离的情感。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落帽”与“茱萸”,“家山”与“重阳酒”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象征:茱萸象征重阳节和长寿,也象征着作者对兄弟的思念。

主题思想:

  • 这首诗的主题是重阳节的孤独和对兄弟的思念,表达了作者对家族和亲情的深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帽:象征对故乡的思念和敬意。
  • 茱萸:象征重阳节和长寿,也象征着作者对兄弟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落帽”一词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敬意 B. 悲伤 C. 思念 D. 喜悦 答案:C

  2. 诗中提到的“茱萸”与哪个节日有关? A. 春节 B. 端午节 C. 中秋节 D. 重阳节 答案:D

  3. 诗的最后一句“五处登高各一人”表达了什么? A. 兄弟团聚 B. 兄弟分散 C. 独自登高 D. 共同登高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表达了重阳节对兄弟的思念。

诗词对比: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与查慎行的《登芜湖浮图》都表达了重阳节的孤独和对兄弟的思念,但王维的诗更加直接和深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选》:收录了查慎行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重阳节诗词鉴赏》:收录了多首与重阳节相关的诗词,可以进行比较阅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徐卿二子歌 奉送魏六丈佑少府之交广 堂成 元日示宗武 高都护骢马行(高仙芝开元末为安西副都护) 三韵三篇 庭草 严郑公宅同咏竹 倚杖(盐亭县作) 江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雄图 工字旁的字 鬥字旁的字 有则改之 黹字旁的字 愁眉苦脸 事威 描手 女字旁的字 云散风流 日记 晰毛辨发 抢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兴邦立事 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青字旁的字 剥极将复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