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32: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32:47
下黄榆岭
作者:元好问
北崖玄武暮,黕黑如积铁。
东厓劫火馀,绚烂开锦缬。
就中岭头一峰凸朴奇,
剩费寒云几千叠。
摩围可望不可到,
青壁无梯猿叫绝。
林烟日射彩翠新,
跬步疑有黄金阙。
画工胸次墨汁满,
那得冰壶贮秋月。
直须潮阳老笔回万牛,
露顶张颠挥醉帖。
石门细路无涧泉,
行人饥渴挽不前。
辛苦黄榆三十里,
岂知却有看山缘。
这首诗描绘了北边的玄武山在黄昏时分显得黝黑如同积铁,而东边的劫火余烬照在山上,映出绚丽的色彩。在山岭的顶峰,有一座奇特的山峰,寒云在其上层层叠叠。远处的山峰虽可以望见,却难以到达,青壁上没有梯子,猿猴的叫声显得格外凄绝。林间的烟雾在阳光下显得色彩斑斓,仿佛每一步都能走进黄金的殿堂。画家的胸中满是墨汁,怎能把冰壶中贮存的秋月画出来?唯有潮阳的老画笔才能回归那万牛的气势,露顶的张颠挥洒出醉人的书法。石门的小路没有溪水,行人因饥渴而无法前行。经过辛苦的黄榆三十里,谁能想到还有看山的缘分呢?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明,号雪窗,金朝著名诗人、词人与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婉约,常常反映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下黄榆岭》创作于元好问晚年,他在诗中描绘了自己在黄榆岭游历时的所见所感。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壮丽,也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和山水的感慨,流露出一种疲乏而又向往的情感。
《下黄榆岭》是一首具有浓郁自然气息和哲思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北崖和东厓的景色,营造出一种沉重而又美丽的氛围。开头的两句以“黕黑如积铁”突显出黄昏的宁静与神秘,接着通过“劫火馀,绚烂开锦缬”展现出火焰留下的余光,给人以震撼的视觉效果。
诗中描写的山峰“凸朴奇”,不仅表现了自然的奇特,更暗示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在这美丽的景色面前,虽可望而不可及的感慨流露无遗。随后的“青壁无梯猿叫绝”,则使人感受到一种孤独和无奈,仿佛在山的绝顶上,失去了与世俗的联系。
“林烟日射彩翠新”,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色彩,而“跬步疑有黄金阙”则流露出诗人对理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后面的“画工胸次墨汁满”则引发了对艺术创造的感慨,诗人认为真正的艺术难以表达自然的真正美。
整首诗通过精致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哲思与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与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自然的壮丽?
A. 北崖玄武暮
B. 行人饥渴挽不前
C. 画工胸次墨汁满
D. 林烟日射彩翠新
诗中“摩围可望不可到”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失落
B. 向往
C. 愤怒
D. 惆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