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16: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16:15
红袖凭阑,画图曾见崔徽半。
吹箫谁伴,白地肝肠断。
未了尘缘,可道欢缘短。
云山乱,武陵溪岸。
几误莺声唤。
红袖的女子倚靠在栏杆上,曾经在画中看到崔徽的身影。
吹箫的人是谁陪伴着她呢?白色的衣衫让人肝肠寸断。
未了的尘世情缘,怎么能说快乐的缘分如此短暂呢?
云山迷乱,武陵溪的岸边。
几次错过了黄莺的呼唤。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仲明,号天籁,元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擅长抒情,风格清新流畅。元好问的词中常融入历史典故,情感深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点绛唇·红袖凭阑》创作于元代,时值社会动荡,元好问以个人情感寄托对人生的思考,表达对美好情感的追寻与惋惜。
这首《点绛唇·红袖凭阑》展现了元好问对情感的细腻描摹,诗中“红袖凭阑”描绘了一位美丽女子的形象,充满了柔美与哀愁。诗人通过对崔徽的提及,将古典美与现实情感相结合,传达出一种怀旧与追忆的情绪。
接下来的“吹箫谁伴”展示了孤独感,箫声悠扬却又显得无伴,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寂寞。接着“白地肝肠断”则更加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渴望和失落,显示出一种对无常人生的无奈与伤感。
“未了尘缘,可道欢缘短”一句,深刻反映了人们对短暂快乐的无奈感,情缘虽美,却往往难以长久。最后几句“云山乱,武陵溪岸,几误莺声唤”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增添了一层朦胧的美,似乎在诉说着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共鸣,令人产生共情。
整首词意境幽远,情感深邃,既有对美的追求,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通过对美丽女子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情感的渴望,表达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惋惜,同时也描绘了一个理想的自然境界,令人深思。
诗中“红袖”指的是:
A. 美丽的女子
B. 古代的乐器
C. 一种花
“吹箫谁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忧伤
“未了尘缘”中的“尘缘”指的是什么?
A. 人世间的情感
B. 自然的风景
C. 个人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