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鹧鸪天

《鹧鸪天》

时间: 2025-04-29 17:43:53

诗句

袅袅香风响佩环。

广寒仙子跨青鸾。

谁教瑞世仪周国,天赋多才继小山。

铃阁静,画堂闲。

衮衣象服□团圆。

年年此日称觞处,留得菖蒲驻玉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43:53

原文展示:

袅袅香风响佩环。
广寒仙子跨青鸾。
谁教瑞世仪周国,
天赋多才继小山。
铃阁静,画堂闲。
衮衣象服团圆。
年年此日称觞处,
留得菖蒲驻玉颜。

白话文翻译:

香风轻轻拂动,佩环发出悦耳的声响。
广寒宫的仙子骑着青鸾飞来。
是谁教导这瑞祥的时代,周国的礼仪?
天生的才子佳人接续着小山的风华。
铃阁静谧,画堂安闲。
华丽的衣服和象征团圆的服饰齐备。
每年在这个日子里欢庆的地方,
留下了菖蒲,映衬着美人的容颜。

注释:

  • 袅袅:轻柔地摇曳的样子。
  • 香风:带有香气的风。
  • 佩环:指装饰在身上的环形物品,古代女子常佩戴。
  • 广寒仙子:指月宫的嫦娥,传说中美丽的仙子。
  • 青鸾:一种神话中的鸟,象征美丽和吉祥。
  • 瑞世:指祥瑞的时代。
  • 衮衣象服:古代官服,象征着官位和身份。
  • 称觞处:指庆祝饮酒的地方。
  • 菖蒲:有辟邪、保健的象征,常用来装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1257)是金朝的著名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气也有细腻的情感,尤其擅长描写自然风光和人情风貌。元好问的诗作往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反映了他的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

创作背景:

《鹧鸪天》创作于金朝,正值社会动荡、文化兴盛的时代。诗人通过描写美丽的自然景象和仙子形象,借以表达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诗中的“称觞”与“菖蒲”则与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有关,反映了人们对节日的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诗歌鉴赏:

《鹧鸪天》是一首充满了美好意象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自然景色与节日庆典相结合,展现出一种和谐美好的画面。开篇的“袅袅香风响佩环”,将读者带入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香风和佩环的结合,不仅营造了自然的声音美,还暗示了人们内心的欢愉。接着,诗人引入了“广寒仙子”,这一意象不仅富有浪漫色彩,更象征着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在诗的中间部分,诗人提到“瑞世仪周国”,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期待。周国作为历史上礼乐文明的代表,象征着和谐与繁荣,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社会理想的向往。随后“铃阁静,画堂闲”,则描绘了一个安静而优雅的环境,进一步加强了诗歌的意境。

最后的“年年此日称觞处,留得菖蒲驻玉颜”,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节日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珍惜。整个诗篇无论是意象的运用,还是情感的表达,都体现了元好问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生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袅袅香风响佩环:香风轻拂,佩戴的环发出悦耳的声音,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
  2. 广寒仙子跨青鸾:月宫的仙子骑着青鸾飞来,暗示着美好与神秘。
  3. 谁教瑞世仪周国:谁教导这个祥瑞的时代,提及周国的礼仪,表达对理想社会的期待。
  4. 天赋多才继小山:天生的才子佳人延续着小山的风华,赞美人才辈出。
  5. 铃阁静,画堂闲:描绘了一个安静优雅的环境,突出节日的宁静与美好。
  6. 衮衣象服团圆:华丽的衣服象征团圆,强调节日的庆祝氛围。
  7. 年年此日称觞处:每年在这个日子里欢庆饮酒的地方,突显节日的重要性。
  8. 留得菖蒲驻玉颜:留下菖蒲装饰美人,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广寒仙子”比喻美人,增强了诗的浪漫色彩。
  • 拟人:将风和环拟人化,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如“铃阁静,画堂闲”,通过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理想社会和美好生活的追求,表达了对节日庆典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创造出一个和谐而美丽的画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香风:象征美好与愉悦。
  • 广寒仙子:象征理想中的完美与美丽。
  • 青鸾:象征吉祥与幸福。
  • 菖蒲:象征辟邪和美好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袅袅香风”描述的是: A. 刺耳的声音
    B. 轻柔的风声
    C. 恶劣的天气

  2. “广寒仙子”指的是哪位神话人物? A. 观音
    B. 嫦娥
    C. 西王母

  3. 诗中提到的“瑞世”是指: A. 不吉利的时代
    B. 祥瑞的时代
    C. 平凡的时代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与《鹧鸪天》都描绘了月夜的美景,但前者更侧重于孤独的思考,后者则表现出节日的欢庆气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元好问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玉虚宫 净乐宫 答曾翁 郧阳道中 过习家池亭 过羊开府祠 新安汪将军父尝从戚都督平闽寇积功至三品将军有文武才弃诸生谒大司马铨得父官以归赋此壮之 哭袁提学鲁望十韵 封太常陈翁八十 郑君义方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铁板铜琶 糹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包含蓍的词语有哪些 调良稳泛 啄花鸟 贵无常尊 钩深极奥 蜢虱 包含貌的词语有哪些 揽辔中原 瓜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避之若浼 潜身远祸 包含灼的词语有哪些 枣行 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