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0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06:58
待次吴陵邑,常安揭小轩。
祗从支遁隐,不问景纯言。
颜巷居多乐,陶庐似少喧。
朝歌屈虞诩,清切未殊恩。
在吴陵城等待再会,常常安静地坐在小轩中。
只想像支遁那样隐居,不去关注世俗的言辞。
颜巷居住的人多是快乐,陶渊明的居所似乎很少喧嚣。
早晨歌唱的声音屈从于虞舜的雅乐,清新而深刻,未必有特别的恩惠。
葛胜仲,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人世喧嚣的厌倦。其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此诗作于隐居生活的思索之中,反映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喧嚣的超脱。诗中提及的隐士和隐居生活,表明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理解与追求。
这首诗以淡雅的语调描绘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追求与思考。开头的“待次吴陵邑”便表明了诗人对吴陵的归属感,接着通过“小轩”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诗人以“支遁隐”的自我暗示,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羡慕,强调了隐居者对于世事的超然。
“颜巷居多乐”的描写,通过对颜渊居住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简单快乐生活的向往。而“陶庐似少喧”则进一步强调了宁静的生活环境,与世俗的喧闹形成鲜明对比。
诗的最后两句以“朝歌屈虞诩”作结,表达了对古典音乐和文化的追求,展现出一种清新而深刻的精神追求。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哲学思想,表现了对人世浮华的超然与对内心宁静的渴望。
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通过“颜巷”和“陶庐”的描写,突显隐逸生活的宁静与快乐。此外,诗中还运用了意象和暗喻,如“朝歌屈虞诩”,将音乐和文化的高雅与人世的喧嚣形成鲜明对照。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超然,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简单快乐的理解,体现出一种淡泊名利的哲学思想。
诗中提到的隐士是谁?
A. 陶渊明
B. 支遁
C. 颜渊
D. 虞舜
“小轩”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喧闹
B. 宁静
C. 富贵
D. 忙碌
诗人对世俗的态度是?
A. 追求
B. 超然
C. 迷恋
D. 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