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4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45:28
临顿里十首 其五
作者: 高启 〔明代〕
斩伐凭樵斧,经纶在钓车。
薄云还露月,小雨不妨花。
酒债应多处,诗名自一家。
虚烦时主召,懒脱故衣麻。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前两句描绘了自然景象,树木被砍伐,渔舟轻摇,似乎在对比人与自然的关系。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态度,酒债多的地方不在少数,诗名虽有,但归根结底是自己的一家之事。最后,诗人感到烦恼,被主人召唤,却懒得脱去旧衣服,显露出一种对世俗繁忙生活的无奈与不屑。
高启(公元 1336-1420年),字季鹰,号秋水,明代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高启的作品在当时受到很高的评价,被认为是明代山水诗的重要代表。
这首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变革与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与生活中的琐事,展现了他对当时社会的思考与反思。
《临顿里十首 其五》是一首具有深厚哲理的诗作。诗的开头描绘了自然景象,通过“斩伐凭樵斧”来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似乎暗示了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同时,通过“经纶在钓车”,诗人巧妙地将人类活动与自然景象结合,表明人们在自然中生活、奋斗的无奈与美好。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琐事的无奈。酒债的繁多让人感到生活的重负,而“诗名自一家”则体现了诗人对诗名和名利的淡然态度,似乎在说,个人的荣誉与成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心的平静和自我认知。
最后两句“虚烦时主召,懒脱故衣麻”,更是展现了诗人对繁琐社交的拒绝与无奈。在面对外界的召唤时,他选择了一种懒散的态度,这种态度不仅反映了个体对社会压力的抵抗,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真实情感。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世俗的反思,情感深邃而真实,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关怀。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以及对生活琐事的淡然态度,表现了对世俗繁杂生活的反思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樵斧”指的是什么?
A. 渔具
B. 砍树的工具
C. 农具
“酒债应多处”意指什么?
A. 酒的消费
B. 生活的负担
C. 诗歌的创作
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是?
A. 热衷追求
B. 轻松面对
C. 忍受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