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00: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00:12
江南弄四首 其二 秦筝曲
作者: 沈约 〔南北朝〕
罗袖飘纚拂雕桐。
促柱高张散轻宫。
迎歌度舞遏归风。
遏归风。止流月。
寿万春。欢无歇。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舞者身着轻盈的罗袖,宛如飘动的云彩,轻柔地拂过雕刻精美的琴桐。她在鼓励的音乐中翩翩起舞,欢快的节奏与春风流转交织在一起。乐声中,时间仿佛停止,月光静静流淌,祝愿长寿与春天的欢愉不断延续。
本诗虽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其描绘的场景与南北朝时期的音乐舞蹈文化密切相关。江南地区自古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艺术著称,诗中体现了这一文化背景。
作者介绍:沈约,字景仁,号文山,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诗人和音乐家。他以词赋和诗歌著称,风格清新洒脱,常有抒情之作。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南朝时期,正值江南文化繁荣的时期,音乐、舞蹈、诗歌交融,表现出强烈的生活气息和艺术的追求。
沈约的《江南弄四首 其二 秦筝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音乐与舞蹈的美妙结合。开篇的“罗袖飘纚拂雕桐”便让人感受到一种轻盈的美,仿佛舞者的每一个动作都与音乐的节奏完美契合。诗中不仅表现了舞者的优雅,也展现了春风的柔和与月光的静谧,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整首诗在音乐与舞蹈的交融中,蕴含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遏归风,止流月”之句,形象地表达了时间在此刻仿佛停滞,让人沉醉其中。诗的结尾“寿万春,欢无歇”则是对生活美好愿望的寄托,展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罗袖飘纚”比喻舞者的轻盈)、拟人(“止流月”赋予月亮以动态),以及对仗(如“迎歌度舞”和“遏归风”)。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的热爱,体现了乐观、自由和欢愉的精神。
诗词测试:
“罗袖飘纚”中的“罗袖”指的是什么?
“遏归风”中的“遏”有何意思?
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祝愿?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沈约与李白的作品都表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但沈约更多地关注音乐与舞蹈的结合,而李白则倾向于抒发豪情与壮志。两者的风格差异反映了各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个人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