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56: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56:05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槐轩
作者: 司马光 〔宋代〕
轩已幽,况复植宫槐。
檐外阴沈绿,南山雨气来。
逍遥不知久,惊此黄花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轩榭,尤其是种植了宫槐,更显得清幽。檐外的阴影下,绿意盎然,南山的雨气也渐渐袭来。我在这里悠然自得,不知不觉已然久矣,突然被眼前这盛开的黄花所惊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南山”可以联想到《诗经》中的“南山有台”,引申出一种隐逸的情怀。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涑水,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以《资治通鉴》而闻名于世,且在诗词上也有不俗的成就,风格清新、明快。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作于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在繁忙的政务之余,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正值国家多事之秋,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流露出对清幽生活的向往。
这首《槐轩》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一个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环境。诗的开头便以“轩已幽”引入,给读者呈现出一种清雅的居所,同时“况复植宫槐”更是增添了几分高洁的气息,宫槐象征着清白无瑕的品德。而“檐外阴沈绿”则通过色彩的对比,展现出自然的丰富与变化,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沉静与深思。紧接着,南山的“雨气”带来了大自然的气息,诗人似乎在这里感受到了一种与自然的亲密关系。“逍遥不知久”表现出诗人对当下生活的满足,而“惊此黄花开”则是对自然美的惊艳,反映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悠然自得,体现了超然物外的洒脱态度,蕴含着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反映出宋代士人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宫槐”象征什么?
A. 高洁的品格
B. 普通的植物
C. 乡土气息
答案:A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亲近与欣赏
C. 渴望征服
答案:B
“逍遥不知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A. 焦虑
B. 满足与惬意
C. 无聊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