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1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14:51
贞女引
作者: 沈约 〔南北朝〕
贞女信无矫。
傍邻也见疑。
轻生本非惜。
贱躯良足悲。
传芳托嘉树。
弦歌寄好词。
贞女真诚而不矫饰,
周围的邻居也对此产生了怀疑。
轻视生命本不是她所珍惜的,
她的贱躯实在让人感到悲伤。
她希望将芳名托付于美好的树木,
用歌声寄托对美好词句的向往。
沈约(441年-513年),字景仁,号青山,南朝宋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以诗文见长,尤以五言诗和乐府著称,风格清新洒脱,擅长抒情,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
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面临着忠诚与生存之间的矛盾。贞女的形象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贞洁的追求,也揭示了她在这个时代中所承受的孤独与悲伤。
《贞女引》是沈约描绘贞女形象的佳作,诗中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位真诚而又受到误解的女性。首句“贞女信无矫”直接指出了贞女的本质,表明她的真诚和不做作。接下来的“傍邻也见疑”则体现了外界对她的误解,这种误解不仅来自于邻里,也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的不信任与偏见。
诗中“轻生本非惜”,显示出贞女对生命的轻视,或许是出于对自身贱躯的无奈与悲伤。诗的最后两句“传芳托嘉树,弦歌寄好词”则表达了她希望通过美好的树木和歌声传递自己的芳名与情感,展现出她内心的渴望与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紧凑,通过贞女的遭遇表现了对女性命运的深刻思考,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整首诗揭示了贞女在社会压力下的挣扎以及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反映了对女性命运的深切思考,展现出沈约对人性和社会的敏锐洞察。
“贞女信无矫”中的“信”指什么?
A. 可信
B. 信件
C. 信仰
D. 信任
“傍邻也见疑”中,邻居对贞女的态度是?
A. 赞赏
B. 怀疑
C. 支持
D. 忽视
“轻生本非惜”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珍惜生命
B. 绝望与无奈
C. 快乐
D. 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