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生查子

《生查子》

时间: 2025-07-29 15:48:38

诗句

莺声恰恰娇,草色纤纤嫩。

诗鬓已惊霜,镜叶慵拈杏。

因何积恨山,著底攻愁阵。

春事到荼_,还是无音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5:48:38

原文展示

生查子
王千秋 〔宋代〕

莺声恰恰娇,草色纤纤嫩。
诗鬓已惊霜,镜叶慵拈杏。
因何积恨山,著底攻愁阵。
春事到荼,还是无音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春天的场景,黄莺的叫声娇嫩动听,草色柔嫩而清新。然而,诗人的心境却因岁月的流逝而感到苍老,镜前的叶子懒于拿起杏子。诗人感慨,自己为何要在心中积累这么多愁苦,对春天的期盼依旧没有音信,似乎情感依旧沉重。

注释

  • 莺声恰恰娇:黄莺的歌声恰到好处,十分动听。
  • 草色纤纤嫩:形容春天草色柔嫩而纤细。
  • 诗鬓已惊霜:指诗人的头发已因岁月而变白,感叹时光流逝。
  • 镜叶慵拈杏:指镜中倒映的景象,诗人因心情低落而懒于采摘杏子。
  • 因何积恨山:诗人问自己,为什么心中积累这么多愁苦。
  • 著底攻愁阵:形容在愁苦中挣扎,无法自拔。
  • 春事到荼:春天的事物已经到达了尾声。
  • 还是无音信:对春天的期望依然没有回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千秋,宋代词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境著称。他的词作常常融入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情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词创作于春季,诗人借春天的景象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愁苦。面对春天的到来,诗人却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迷惘,反映了他在生活中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

诗歌鉴赏

《生查子》是一首充满春意却又饱含愁绪的词作。开篇的“莺声恰恰娇,草色纤纤嫩”,通过鲜活的自然景象描绘出春天的生机与美好,黄莺的歌声和嫩草的色彩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希望的春日。然而,随着词意的深入,诗人却开始回首往事,感叹时光的无情,提到“诗鬓已惊霜”,显示出岁月的流逝和自身的苍老。这样的对比使得整首词在春天的明媚与个人的愁苦之间形成鲜明的对照。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慵懒于“镜叶慵拈杏”,透出一种无奈的心情,似乎连春天的美好都无法唤起他的兴致。在“因何积恨山”一句中,诗人自问自答,心中的愁苦像山一般重,让人窒息。而最后一句“春事到荼,还是无音信”,则点明了主题,尽管春天的事物已经到来,但诗人却感受到无尽的孤独与无奈,仿佛春天的美好与他无缘。

整首词在描绘春天的同时,更多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展现了人对美好事物渴望却又无可奈何的复杂情感。王千秋通过精妙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成功地传达出对时间流逝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莺声恰恰娇:以生动的声音描绘春的来临,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2. 草色纤纤嫩:描写草的青翠,营造出春的氛围。
  3. 诗鬓已惊霜:引入自身的感受,表现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4. 镜叶慵拈杏:镜子中的景象与内心的懒散形成对比,象征着心情的低落。
  5. 因何积恨山:自问自答,表达内心的困惑与愁苦。
  6. 著底攻愁阵:形象地描绘了心中愁苦如战阵般纠缠。
  7. 春事到荼:春天的结束与无情的时光紧密相连。
  8. 还是无音信:反映出对生活的失落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积恨山”,将愁苦比作山,形象生动。
  • 对仗:前后句对称,增加了词的韵律感。
  • 拟人:如“慵拈杏”,赋予无生命的物体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美好向往与内心深处的孤独愁苦之间的矛盾。尽管春天带来了生机与希望,诗人却因岁月的流逝而感到深深的无奈与失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莺声:象征春天的到来和青春的活力。
  • 草色:代表生命的嫩绿与希望。
  • 诗鬓:象征诗人自身的苍老与感伤。
  • :代表春天的美好事物,但在此却成为一种懒散的象征。
  • 愁阵:象征内心的烦恼与困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莺声恰恰娇”中的“恰恰”指的是什么?

    • A. 正好
    • B. 不好
    • C. 很少
  2. “诗鬓已惊霜”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高兴
    • B. 感伤
    • C. 无所谓
  3. 诗人在最后一句中对春天的感觉是?

    • A. 期待
    • B. 失落
    • C. 兴奋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晏殊《浣溪沙》:描绘春天的美景与个人情感相结合。

诗词对比

对比王千秋的《生查子》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出对春天的期待,但王千秋的词更注重内心的孤独与愁苦,而李清照则更强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但都表现了对岁月流逝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王千秋作品集

相关查询

寄题陈良臣颐轩四首 四不忍 寒涧 刘处士坟山礼亭 晚宿 书斋十咏·灯檠 有怀十首 书斋十咏·砚瓶 汴京纪事二十首 其四 建康六感·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满开头的成语 腹心内烂 青字旁的字 耒字旁的字 条畅 星奔 父子兵 咨议 鼎字旁的字 五大三粗 朝阳鸣凤 爿字旁的字 诗手 里字旁的字 一门同气 涝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