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16: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6:50
原文展示:
送人之岭南 李郢 〔唐代〕
关山迢遰古交州,岁晏怜君走马游。 谢氏海边逢素女,越王潭上见青牛。 嵩台月照啼猿曙,石室烟含古桂秋。 回望长安五千里,刺桐花下莫淹留。
白话文翻译:
穿越遥远的关山,抵达古老的交州,岁末时节,我怜惜你骑马游历。 在谢氏的海边遇到素女,在越王的潭上见到青牛。 嵩台的月光照耀着啼猿的黎明,石室的烟雾中含着古桂的秋意。 回首望向长安,距离五千里,在刺桐花下不要停留太久。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郢,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边塞诗和送别诗为主,情感深沉,语言凝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郢为送别友人前往岭南而作,表达了对友人旅途的关切和对远方景物的描绘,同时也流露出对长安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对岭南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旅途的遥远和艰辛。诗中“关山迢遰古交州”一句,即点明了友人将前往的遥远之地,而“岁晏怜君走马游”则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祝福。中间两联通过对海边素女、潭上青牛、嵩台月照、石室烟含的描绘,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古老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旅途的艰险和未知。最后一句“回望长安五千里,刺桐花下莫淹留”则是对友人的叮嘱,希望他不要在南方停留太久,早日归来。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送别和对友人的关切,通过对岭南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旅途的同情和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长安的思念。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古交州”是指今天的哪个地区? A. 广东 B. 广西 C. 福建 D. 浙江
诗中的“素女”是指什么? A. 仙女 B. 美女 C. 素食女子 D. 素衣女子
诗中的“越王潭”与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A. 越王勾践 B. 越王允常 C. 越王无疆 D. 越王夫差
诗中的“刺桐花”象征什么? A. 北方 B. 南方 C. 东方 D. 西方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