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31: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31:57
醉花间·林雀归栖撩乱语
冯延巳 〔唐代〕
林雀归栖撩乱语,阶前还日暮。
屏掩画堂深,帘卷萧萧雨。
玉人何外去,鹊喜浑无据,
双眉愁几许。漏声看却夜将阑,
点寒灯,扃绣户。
林中的雀鸟归来,喧闹的声音打破了宁静,傍晚的日头还在阶前低垂。
画堂深处,屏风紧闭,帘子轻轻卷起,细雨萧萧而落。
那位美人究竟去了哪里,喜鹊的欢叫似乎没有任何根据,
我眉头愁苦,不知要愁多少。漏声渐渐传来,夜已将尽,
点亮微寒的灯,紧闭绣花的门。
作者介绍:冯延巳(903年-960年),字子振,号青溪,唐末五代时期的著名词人,擅长婉约词风,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唐末五代时期,动荡的社会环境使得诗人常常处于伤感与思索之中,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忧愁。开头部分“林雀归栖撩乱语”,用雀鸟的归来喻示生活的繁乱,暗含诗人内心的烦恼。接着,诗人通过“屏掩画堂深,帘卷萧萧雨”,营造了一种幽静的氛围,雨声与窗外的自然景象交织,映衬出内心的孤寂与忧愁。
“玉人何外去,鹊喜浑无据”,这句表达了对爱人离去的疑惑与失落,鹊鸟的叫声似乎无意间增添了更多的无奈。最后,诗人以“漏声看却夜将阑,点寒灯,扃绣户”结尾,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对现实的无力感,紧闭的门更加强了内心的封闭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愁苦与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对爱与孤独的思考,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情感细腻而深刻。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玉人”指的是:
填空题:诗中“漏声看却夜将阑,点寒灯,扃____”。
判断题:诗中的“林雀归栖撩乱语”描绘的是宁静的环境。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词作相比,冯延巳的作品更侧重于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而李清照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女性的柔韧与坚强。两者皆反映了各自时代的情感与社会背景,值得深入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