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1:52: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52:55
不识闽中路,遥知别后心。
猿声入岭切,鸟道问人深。
旅食过夷落,方言会越音。
西征开幕府,早晚用陈琳。
我对闽中的道路不太熟悉,但我已遥知你们离别后的心情。
猿声切入山岭,鸟道深深询问人迹。
旅途中食过夷落,方言与越音相会。
西征去开幕府,早晚会用上陈琳的文才。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旅途中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与思念。开头两句“不识闽中路,遥知别后心”便直入主题,表现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关心,尽管对他们所去之地并不熟悉,但心中对于别离的情感却是深切的。接下来的描写中,猿声和鸟道的意象交织,形成了一种孤寂而又深远的情感氛围。尤其是“猿声入岭切”,通过动听的声音,增强了诗的感染力。最后两句提到“西征开幕府”,暗示了友人将去追求更高的理想和目标,而“早晚用陈琳”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祝福。整首诗运用了自然的意象来映衬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憧憬,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使用了比喻(如猿声和鸟道),拟人(鸟道似乎在询问)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与祝福,展现了作者对友人未来的美好期许,同时也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感伤。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闽中”指的是哪个地方?
A. 福建
B. 广东
C. 浙江
“猿声入岭切”中的“切”指什么?
A. 深沉
B. 明亮
C. 细微
诗人对友人的离别情感是怎样的?
A. 无所谓
B. 深切关心
C. 轻松愉快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对远方的向往和思念,但《送崔载华、张起之闽中》更侧重于友谊与离别的情感,而《登鹳雀楼》则更具豪迈气概,表现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