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3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34:16
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
飗飗青丝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
月光照满了屋檐,琴声在夜深时更显动人。
微风轻轻拂过青丝,静静地听着松树间的寒风。
虽然我自己喜爱古老的曲调,但如今的人多不再弹奏。
我向您弹奏这曲子,所珍贵的是知音难得。
“知音难”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典故,讲的是伯牙与子期的故事。伯牙弹琴,子期能懂其意,这种深厚的友谊被称为“知音”。在此诗中,诗人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意味着真正理解自己音乐的人十分稀有。
刘长卿(约708—785年),字梦得,唐代著名诗人,曾任礼部侍郎。他的诗歌以清新、简练、含蓄著称,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
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诗人仕途顺利之时,但内心却有对音乐与友谊的深切思考。诗人借助琴声表达了对知音的向往,反映了他对人际关系的孤独感。
《幽琴》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它透过月色与琴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孤独的氛围。开篇以“月色满轩白”点明了环境的宁静与典雅,接着“琴声宜夜阑”则将琴声与夜晚的氛围巧妙结合,展现了音乐在夜晚的独特魅力。诗中“飗飗青丝上”描绘了琴弦在风中的轻拂,增添了画面的动感与灵动。随后,诗人表达了对古调的喜爱与今人不弹的失落,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对时代变迁的无奈感。最后一句“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表达了对知音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深厚友谊的向往。整首诗情真意切,既有对自然的描绘,也有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唐代诗人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造诣。
本诗表达了对古典音乐的热爱与对知音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友谊的珍视,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敬仰。
诗词测试:
诗中“月色满轩白”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白天的景象
B. 夜晚的宁静
C. 雨中的氛围
诗人提到“古调”的目的是什么?
A. 表达对现代音乐的厌恶
B. 表达对古典音乐的热爱
C. 表达对音乐的无所谓
“知音难”指的是什么?
A. 理解自己音乐的人
B. 朋友
C. 乐器
答案:
与王维的《鸟鸣涧》相比,刘长卿的《幽琴》更强调个人情感与对知音的渴望,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与人和谐的关系。两者都展现了唐代诗人的艺术成就,但侧重点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