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4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46:43
月色满轩白,琴声宜夜阑。
飗飗青丝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向君投此曲,所贵知音难。
整首诗的意思是:月光洒满了房间,白色的光辉中,琴声在夜晚显得格外和谐。微风轻拂,青丝飘动,静静地聆听松树间的寒风声。虽然我对古老的乐曲十分喜爱,但如今的人们却很少有人再弹奏这些乐曲。我将这曲子献给你,所珍贵的就是知音难寻。
刘长卿(约710年-785年),字君彦,唐代诗人,生于河南,后迁居长安。他以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而著称,尤其擅长抒情诗,往往表现出对人生、自然的深刻思考。
《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幽琴》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力强盛、文化繁荣之时。刘长卿在诗中表现出对古代音乐的怀念和对知音难求的感慨,反映了士人对于文化传承的忧虑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对月夜琴声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宁静的氛围和诗人内心的孤寂。起初,诗人描绘了月光满盈的景象,清澈的月光与琴声的交融,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和谐的夜晚氛围。随着诗歌的推进,松风的寒意和琴声的飘渺相互交织,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细腻感受。
在表达个人感情时,诗人以“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直言其对古乐的热爱与失落,流露出对当下人们对传统文化漠然的失望。最后一句“所贵知音难”,则深刻表达了人际关系中的孤独感,知音的稀缺让诗人倍感珍惜。这首诗不仅是一首音乐的赞美,更是一种对友谊和理解的渴望,充满了人文关怀。
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静听松风寒”中的“松风”被赋予了人的特征,使得自然景象更加生动。整体上,诗歌通过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整首诗表达了对古典文化的怀念与对知音的渴望,反映出唐代士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友谊深厚的情感。在现代化进程中,诗人感受到的文化断层和人际关系的疏离,体现了对传统与现实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
A. 描绘自然风光
B. 表达对古乐的喜爱与知音的渴望
C. 讨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D. 赞美月光的美丽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中的“古调”指的是:
A. 现代音乐
B. 古代音乐
C. 自然声响
D. 诗歌
诗中的“知音”主要指:
A. 乐器
B. 懂得自己情感的人
C. 朋友
D. 诗歌
这些资料可为深入理解刘长卿及其诗歌提供更多背景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