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6:29
望江南 和某君秋吟八章 秋虫
霜露重,露重湿秋魂。
断续声寒从夜悄,
浮沉梦碎对灯昏。
愁在短墙根。
秋天的霜露变得沉重,露水湿润了秋天的灵魂。
夜深人静时,虫鸣声断断续续传来,
在昏黄的灯光下,梦中的美好已然破碎。
愁绪如同短墙根下的杂草,难以根除。
此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霜露重”与“秋虫”相结合,营造出一种秋天的萧瑟气氛,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梁三苏,近代著名诗人,生于清末,活动于民国时期。他的诗风多受五四运动影响,常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创作背景:该诗作于秋天,时值晚秋,正是虫鸣渐少,季节交替之际。诗人在此时感受到自然的变化,内心的忧愁也随之而来。
这首诗以秋天为背景,通过对霜露、虫鸣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内心情感的互动。开头的“霜露重”不仅描绘了秋天的景象,也引发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思考。接着,诗人通过“断续声寒”和“浮沉梦碎”的表达,传达出一种孤独和失落的情感。梦的破碎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使得整个情绪更加沉重。最后一句“愁在短墙根”以形象的比喻结束诗篇,既有深意,又让读者感受到一种隐秘的哀愁。整首诗在意象的选择和情感的抒发上都十分细腻,体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内心的孤寂,反映了人的思索与情感的深邃。
诗词测试:
该诗的主题是什么?
“愁在短墙根”中“短墙根”主要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