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祝英台近·题俞寿曲

《祝英台近·题俞寿曲》

时间: 2025-07-29 09:12:15

诗句

草粘堤,树遮寺。

依约旧游地。

寒雨连江,一白浩无际。

夜来激笕淙檐,更深无寐,话多少、开天遗事。

我衰矣。

懒翻蜼鼎长篇,倦拾鹤铭字。

落日登楼,倚杖为春起。

年时修竹依然,髯仙归未,对君画、卧游而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09:12:15

原文展示

草粘堤,树遮寺。依约旧游地。寒雨连江,一白浩无际。夜来激笕淙檐,更深无寐,话多少开天遗事。我衰矣。懒翻蜼鼎长篇,倦拾鹤铭字。落日登楼,倚杖为春起。年时修竹依然,髯仙归未,对君画卧游而已。

白话文翻译

草地湿润,粘连着堤岸,树木遮蔽了寺庙,依稀是曾经游玩的地方。寒雨连绵,江面一片白色浩渺无边。昨夜细雨淙淙,檐下滴水,更深夜里我辗转难眠,聊聊多少开天辟地的往事。我的衰老已经显现,懒得翻阅那些长篇大论,疲倦得连鹤铭的字句都不想拾起。落日时分我登上楼台,倚着拐杖迎接春天的来临。年时的修竹依旧挺拔,髯仙尚未归来,只对你描绘我卧游的情景而已。

注释

  • 草粘堤:指草地因雨水湿润而粘稠。
  • 树遮寺:树木遮挡了寺庙的视线,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寒雨连江:形容寒冷的雨水连绵不断,江面上白茫茫一片。
  • 笕淙檐:笕是竹子的一种,淙檐指雨水从屋檐流下的声音。
  • 蜼鼎:古代的文献书籍,蜼鼎长篇比喻古人留给后人的著作。
  • 髯仙:指道教的仙人,形象多为白胡子老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金兆蕃,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卒年不详。其人以文才著称,擅长诗词,尤其在风景描写、抒情方面有独到的见解。金兆蕃的作品多反映他对故乡和自然的深厚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金兆蕃晚年,可能是他在回忆往昔游玩的情景时所写。诗中渗透着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自然的热爱,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过往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祝英台近·题俞寿曲》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往昔的眷恋。诗中第一句“草粘堤,树遮寺”,描绘出一个湿润而宁静的环境,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接着寒雨连绵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内心情感,雨水的“浩无际”与其内心的孤寂形成呼应。

在“夜来激笕淙檐”中,诗人将夜晚的细雨与自己的失眠相结合,表现了他对往事的思索与感慨。再到“我衰矣”,显示出他对衰老的无奈,透出一丝忧伤和倦怠。最后几句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依恋和对朋友的珍视,尽管岁月流逝,修竹依旧挺拔,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无常。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不舍,同时也引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草粘堤,树遮寺:开头两句直接描绘场景,草湿润的堤岸和树木遮挡的寺庙,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2. 依约旧游地:暗示诗人与此地有旧游的回忆,情感深厚。
  3. 寒雨连江,一白浩无际:描绘了一个寒冷、空旷的江面,象征孤独与苍茫。
  4. 夜来激笕淙檐:夜晚细雨的声音,带来静谧但也让人思绪万千。
  5. 更深无寐,话多少开天遗事:辗转难眠,思考往事,体现了诗人的感伤与怀旧。
  6. 我衰矣:自觉衰老,表现出对生命流逝的无奈。
  7. 懒翻蜼鼎长篇,倦拾鹤铭字:对古书的厌倦,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疲倦。
  8. 落日登楼,倚杖为春起:落日时分的登楼,体现出一种对春天的期待与向往。
  9. 年时修竹依然,髯仙归未:修竹的挺拔与仙人的归来形成对比,表明对过往岁月的感慨。
  10. 对君画卧游而已:对友人的倾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安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寒雨连江,一白浩无际”,用“白”比喻雨水的漫无边际。
  • 拟人:雨水似乎在与诗人对话,增添了情感的层次。
  • 对仗:如“草粘堤,树遮寺”形成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自然、往事的思索,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与对友谊的珍惜。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过往的怀念,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与人生的无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然的生命力。
  • :代表坚韧与庇护。
  • 寒雨:象征孤独与忧伤。
  • 修竹:象征坚持与坚韧。
  • 髯仙:象征对理想与永恒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草粘堤,树遮寺”表现了怎样的环境?

    • A. 宁静幽雅
    • B. 热闹喧嚣
    • C. 纷繁复杂
    • D. 荒凉冷清
  2. 诗人对往事的态度是:

    • A. 忘却
    • B. 怀念
    • C. 愤怒
    • D. 不屑
  3. “我衰矣”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 A. 青春的逝去
    • B. 财富的丧失
    • C. 友谊的破裂
    • D. 自然的变化

答案

  1. A. 宁静幽雅
  2. B. 怀念
  3. A. 青春的逝去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金兆蕃《祝英台近》 vs. 李清照《如梦令》
    • 两首作品均涉及对往事的怀念与生命的思考,但金兆蕃的诗更偏向于自然景物的描写,而李清照则更注重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金兆蕃研究》

相关查询

同温丹徒登万岁楼(一作刘长卿诗) 送薛判官之越 婕妤怨 赠别(一作赠寄权三客舍) 雨雪 送王司直 杨白花 扊扅歌 送钤辖馆使王公 闻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邻并 众醉独醒 木字旁的字 再起 食角 三步并做二步 鼎纶 鳏寡孤惸 忘忧物 又字旁的字 門字旁的字 里字旁的字 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偃寱 星桥火树 三框儿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