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06: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06:49
月般圆,珠样洁,秋水一泓满。青绿摩挲,旧铸汉时款。问他流落人间,照人多矣,可曾照玉环飞燕。绣奁捲。好将花影红窗,结做晓妆伴。暖捧春纤,画出翠峰远。怜渠一片冰心,受人磨洗,甫能得相逢娇面。
月亮般的圆,像珠子一样洁白,秋水如镜,清澈无比。绿青色的光影轻轻摩挲,仿佛是古代铸造的汉代款式。我问那镜子流落在人间,照见了多少人影,是否曾照过王嫱(王昭君)和飞燕(班昭)呢?绣匣轻卷,正好把花影映在红窗上,化作清晨的妆伴。温暖地捧着春天的纤细,描绘出遥远的翠峰。怜惜你那片冰清的心灵,经过人们的磨洗,才得以相遇这娇美的面容。
作者介绍: 黄之隽(约1640-约1710),清代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以擅长诗词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和人情,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祝英台近·赠镜》写于清代,镜子象征着真诚与美好,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佳人的深切怀念和情感寄托。
这首词通过镜子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的向往与追求。镜子不仅是物质的反射,更是情感与心灵的映照。开篇以“月般圆,珠样洁”描绘镜子的圆润与洁白,增添了诗的美感。接着提到“秋水一泓满”,让人联想到清澈的水面,象征着纯洁与无瑕的心灵。
“问他流落人间,照人多矣”,诗人在此引出镜子的历史与人们的情感交织,流露出对人世间美好事物的思考。特别是提及王嫱和飞燕,赋予了镜子更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表达了对古代美人的向往与敬仰。
“暖捧春纤,画出翠峰远”,展现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与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温暖而清新的氛围。整首词情感细腻,意象丰富,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也蕴含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珍惜,表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镜子象征美与纯洁,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同时反映出诗人对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玉环”和“飞燕”指的是哪两位古代美人?
诗中用哪种意象来描绘镜子的清澈?
诗中“暖捧春纤”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祝英台近·赠镜》这首诗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