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13: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13:18
怀天台华顶僧
作者: 齐己 〔唐代〕
华顶危临海,丹霞里石桥。
曾从国清寺,上看月明潮。
好鸟亲香火,狂泉喷泬寥。
欲归师智者,头白路迢迢。
这首诗描绘了华顶山的壮丽景色,诗人站在悬崖边缘,俯瞰大海,远处有丹霞山的石桥。诗人曾经在国清寺中,欣赏过明月照耀下的潮水。鸟儿在香火旁栖息,狂暴的泉水喷涌而出,四周显得空旷寂寥。诗人希望能回到师父智者的身边,但这条回归之路却漫长而艰辛,白发苍苍的他感到路途的遥远。
作者介绍:齐己,字景山,号隐堂,唐代诗人,以诗歌、禅宗思想和对自然的感悟而著称,常在山水之间游历,创作了大量描写山水景致和佛教思想的诗作。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游历天台山时,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师父的思念之情,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佛教的崇敬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齐己的《怀天台华顶僧》是一首充满禅意的山水诗,诗中展现了华顶山的壮丽与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对师父的思念。开篇便以“华顶危临海”来描绘高耸入云的山顶与辽阔的海洋,形成对比,突显出自然的雄伟和诗人的渺小。接着,诗人回忆曾在国清寺的经历,描绘出月光下潮水的美丽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
“好鸟亲香火,狂泉喷泬寥”两句,不仅描绘了寺庙的宁静与自然的狂野,还隐喻了人生的两面:一方面有安静的心灵寄托,另一方面则是奔腾不息的生命力。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智者师父的向往,尽管岁月已逝,白发苍苍,但对于智慧与心灵归宿的追求始终不变,展现了他对人生意义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体现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和对精神归宿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对过往的怀念以及对智慧的追求,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归属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华顶”指的是哪个地方?
“欲归师智者”中的“智者”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狂泉”主要表现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解读:齐己的诗更具禅宗色彩,反映出内心的宁静与对智慧的追求,而王维和李白则更多地展现了山水与人情的交融,表现出不同的诗歌风格和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