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曲屏牡丹桃花

《题曲屏牡丹桃花》

时间: 2025-04-30 22:57:24

诗句

一枝浓艳欲烧空,谁畏门前人姓封。

岂有落英飘曲槛,与儿洗面作华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57:24

原文展示:

题曲屏牡丹桃花
一枝浓艳欲烧空,
谁畏门前人姓封。
岂有落英飘曲槛,
与儿洗面作华容。

白话文翻译:

这朵艳丽的花枝仿佛要将天空烧红,
谁还在乎门前那人是何姓氏?
难道会有花瓣随风飘落在窗外,
和孩子一起洗脸,露出婀娜的容颜?

注释:

  • 浓艳:形容花色鲜艳而浓重。
  • 烧空:形容颜色鲜艳,仿佛要燃烧一般。
  • 人姓封:指社会地位较高的人,带有讽刺意味。
  • 落英:指花瓣,常用来形容花落的景象。
  • 华容:指美丽的容颜,常用于形容女子的美貌。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落英”常用于描绘春天的景象,象征着美好的事物短暂而易逝。“华容”则源于对美的追求,常用于古诗中形容女子的美丽,表达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葛立方,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风格清新自然,常用生动的意象描绘周遭事物。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那个时期社会文化发展较快,诗人们常常关注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并以此为题材进行创作,反映出对普通生活的热爱与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牡丹与桃花的美丽,表达了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向往。开头“浓艳欲烧空”一句,运用大胆的比喻,传达出花朵的鲜艳与生命的张扬,仿佛在说生命的短暂与美丽。接下来的“谁畏门前人姓封”则带有一丝反叛的意味,诗人不在乎世俗的等级制度,强调对自然美的追求和欣赏。最后两句通过落英与儿童的形象,展现出一种纯真与童趣,传递出生活的简单快乐。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以鲜明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构成了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一枝浓艳欲烧空:描绘花朵的色彩,强调其美丽和生命力。
    2. 谁畏门前人姓封:表达对社会地位的无所谓,突显对美的追求。
    3. 岂有落英飘曲槛:质疑花瓣落下的惆怅,暗示生命的短暂。
    4. 与儿洗面作华容:通过儿童的纯真,展现生活中的快乐和美好。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朵的艳丽比作火焰,增强视觉冲击力。
    • 拟人:通过“与儿洗面”,赋予花朵以生命,增加亲切感。
    • 对仗:整首诗在用词上对称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束缚的反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意象分析:

  • 牡丹:象征着富贵与繁华。
  • 桃花:代表爱情与美丽。
  • 落英:象征着短暂与流逝的美好。
  • 儿童:代表纯真与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浓艳”指的是: A. 花朵的颜色
    B. 花的香味
    C. 花的数量
    答案:A

  2. “谁畏门前人姓封”中的“姓封”指的是: A. 门前的人
    B. 高贵的身份
    C. 乡村的姓氏
    答案:B

  3. 诗的主题是: A. 对世俗的追求
    B.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清平调》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两首诗均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但李白注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葛立方则更倾向于对自然美的客观描绘。李白的语言豪放,葛立方则显得细腻温柔,反映出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依韵和酬邵不疑见答 答王太祝卷 送谢师厚太博通判汾州 八月二十二日回过三沟 田家 其四 同谢师厚宿胥氏书斋闻鼠其患之 依韵答永叔洗儿歌 送张太博通判袁州 答中上人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鸟字旁的字 语妙天下 论囚 和风细雨 包含缩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崇的成语 共相标榜 日角珠庭 秘本 枕稳衾温 幺字旁的字 包含烦的词语有哪些 氏字旁的字 角字旁的字 尣字旁的字 化悲痛为力量 局曲 失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