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2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21:53
晏几道的《少年游》
西楼别后,风高露冷,无奈月分明。
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
王孙此际,山重水远,何处赋西征。
金闺魂梦枉丁宁。寻尽短长亭。
在西楼分别之后,北风呼啸,露水寒冷,唯有这明亮的月光无奈地照耀着。
在飞鸿的影子里,捣衣石外,尽是那遥远的玉关情思。
此时此刻,王孙远去,山重水远,我们何处吟唱西归的曲子?
金闺中的魂梦徒然叹息,寻找那短短长亭的尽头。
作者介绍:晏几道(约989-1056),字叔原,号容斋,宋代著名词人,以词风清丽著称。他的词多以情感细腻、意境幽深著称,常和李清照并称。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宋代,正值晏几道中年时期,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使得作品中充满了对离别的感慨与思念之情。
《少年游》是一首充满离愁与思念的词作,整首词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传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开头“西楼别后”便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仿佛一切都在离别的阴影下。接着,“风高露冷,无奈月分明”,生动地描绘了寒冷的夜晚,月光透过冷风洒落,孤独中又增添了一丝清冷的美感。
“飞鸿影里,捣衣砧外”,这句以鸿雁的影子和捣衣的场景相结合,突出了思念的主题。在这里,鸿雁象征着远行者的孤独,而捣衣的女子则是对其深情思念的化身。作品中对“玉关情”的提及,进一步突显出对过去的眷恋与对未来的迷茫。
“王孙此际,山重水远”,此句展现了距离的遥远和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离去之人的无尽思绪。“金闺魂梦枉丁宁”,则是对美好回忆的追忆与无奈,对梦中情人的思念,情感愈发浓厚。最后一句“寻尽短长亭”,不仅回顾了送别的场景,也强调了无尽的思念和等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与对爱情的执念,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爱情与离别的深切感慨,体现出一种温柔而又无奈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西楼”象征什么?
“王孙此际,山重水远”表达了什么情感?
“寻尽短长亭”中“短长亭”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晏几道的《少年游》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均表达了离愁与思念,但晏几道的作品更强调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与情感的共鸣,而李清照则更多地从女性的视角出发,展现柔情与细腻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