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茉莉花

《茉莉花》

时间: 2025-04-27 07:40:28

诗句

虽无艳态惊群目,幸有浓香压九秋。

应是仙娥宴归去,醉来掉下玉搔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7:40:28

原文展示:

茉莉花
作者: 江奎 〔宋代〕

虽无艳态惊群目,
幸有浓香压九秋。
应是仙娥宴归去,
醉来掉下玉搔头。

白话文翻译:

这朵花虽然没有艳丽的外表让人惊艳,但它的浓香却压过了九月的秋天。想必是仙女们在宴会结束后,醉酒时不小心掉落的玉搔头。

注释:

字词注释:

  1. 艳态:美丽的姿态或外貌。
  2. 浓香:香气浓郁。
  3. :压过,胜过。
  4. 仙娥:指天上的仙女。
  5. 玉搔头:用玉制成的梳子或饰物,形容其珍贵美丽。

典故解析:

“仙娥”一词常用于描绘美丽的女性,尤其是神话传说中的仙女。这里暗示茉莉花之美似乎超越凡尘,像仙女般清丽脱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江奎,字季常,号天池,南宋时期的词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因其在诗词方面的造诣而受到后人的推崇。他的作品常以清新脱俗、细腻动人而著称。

创作背景:

《茉莉花》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相对安定,文人们在诗词中常用自然景物寄托情感,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茉莉花因其香气扑鼻而受到赞美,成为了诗歌的常见题材。

诗歌鉴赏:

江奎的《茉莉花》通过简单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图景。诗的开头抒发了对茉莉花外表的客观评价,指出它并不华丽,但却有着无与伦比的香气。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内外兼修的美,强调了内在的重要性。接着,诗人运用“仙娥”这一意象,赋予了茉莉花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暗示花的香气之美如同仙女的飘逸。最后,提到“玉搔头”的意象,形成了梦幻般的画面,仿佛在说这朵花是仙女宴会后的遗物,增添了一层神秘的气氛。整首诗言简意赅,却意蕴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虽无艳态惊群目:虽然茉莉花没有那种艳丽的外表来吸引众人的目光;
  2. 幸有浓香压九秋:但它的香气却能够压过九月的秋天,暗示香气的浓郁。
  3. 应是仙娥宴归去:想必是仙女们在宴会上归去时留下的花香;
  4. 醉来掉下玉搔头:她们醉酒后不小心掉下的玉搔头,带着一种轻松和梦幻的感觉。

修辞手法:

  1. 对比:诗前半部分对茉莉花外表和香气的对比,突出了内在的美。
  2. 拟人:将仙女与花香结合,使得茉莉花充满灵性。
  3. 象征:玉搔头象征着美丽和珍贵,提升了花的地位。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茉莉花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内在品质的重视。它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强调了美的多样性和深层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茉莉花:象征着纯洁与美丽,代表着内在的芳香。
  2. 仙娥:代表着高洁的美,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3. 玉搔头:象征着珍贵与优雅,增添了诗的梦幻色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

    • A. 玫瑰
    • B. 茉莉花
    • C. 菊花
    • D. 兰花
  2. 诗人用哪个意象来形容仙女?

    • A. 玉搔头
    • B. 银簪
    • C. 珍珠
    • D. 玉扇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外在的美
    • B. 内在的美
    • C. 生活的困扰
    • D. 对自然的厌倦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静夜思》 - 李白
  2. 《月夜忆舍弟》 -杜甫
  3. 《兰亭集序》 - 王羲之

诗词对比:

可以将江奎的《茉莉花》与李白的《静夜思》进行对比。两首诗都在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但江奎侧重于对花香的赞美,而李白则更倾向于对月夜的抒怀。两者都展现了古诗词中对美的不同理解与表达。

参考资料:

  1. 《宋代诗词选》 - 现代出版社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作家出版社
  3. 《江奎诗词研究》 - 文化艺术出版社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十九日雨中 昨日 挽宋柳州绶 溧水道中回寄子肃玉汝并属李晦庵八首 与庆伯广声别后有怀 因书寄黄子耕六言三首 别赵常德 次韵斯远见过三首 五月二十一日徙寓智门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音字旁的字 痕秽 审慎从事 强劝 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釆字旁的字 禾字旁的字 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鼎邑 父字头的字 臂臑 四字头的字 生拖死拽 薄利 蠢头蠢脑 纸笔喉舌 无胫而行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