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沈翔

《送沈翔》

时间: 2025-08-05 14:05:31

诗句

江上西风一棹归,故人此别会应稀。

清朝尽道无遗逸,

当路谁曾访少微。

谩有才华嗟未达,闲寻鸥鸟暂忘机。

临岐不用空惆怅,未必新丰老布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14:05:31

送沈翔

作者:牟融 〔唐代〕


原文展示:

江上西风一棹归,故人此别会应稀。
清朝尽道无遗逸,当路谁曾访少微。
谩有才华嗟未达,闲寻鸥鸟暂忘机。
临岐不用空惆怅,未必新丰老布衣。


白话文翻译:

在江上,西风阵阵,我划着小船归去,
跟老朋友此别,将来再见的机会恐怕不多。
清晨时节,大家都说没有什么遗憾,
可是谁又曾经来过这条路,拜访过少微呢?
即使我有才华,叹息却未能施展,
在闲暇时分,随意寻觅海鸥,暂时忘却烦恼。
在离别之际,无需空自惆怅,
不一定是新丰的富贵,老布衣也有他的道理。


注释:

  • 江上西风:指江边的西风,象征着离别的愁绪。
  • 一棹归:划一只小船回家。
  • 故人此别会应稀:老朋友一别,未来再相聚的机会会很少。
  • 清朝尽道无遗逸:清晨时分大家都在说没有什么遗憾。
  • 少微:指少微星,古代指代隐士或高人。
  • 谩有才华嗟未达:即使有才华却感到无法施展。
  • 闲寻鸥鸟:悠闲地寻找海鸥。
  • 临岐:在离别的时刻。
  • 新丰老布衣:新丰指富贵之地,老布衣则指普通百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牟融,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以抒情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送别友人沈翔之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的依依不舍与对未来相聚的渺茫感,体现了唐代文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送沈翔》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深情眷恋。开头通过“江上西风一棹归”描绘出送别时的自然环境,西风的吹拂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带出离别的氛围。诗人感叹故人一别,未来再相聚的机会将会稀少,表现出对友谊的珍惜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此外,诗中提到“清朝尽道无遗逸”,则是对人生的反思,尽管人们表面上都在说没有遗憾,但内心深处却仍然有许多遗憾与未竟之事。通过“谩有才华嗟未达”一语,诗人流露出对自身才华未能施展的无奈与惋惜,同时也展示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次分明,从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到对友谊的珍视,再到对自身处境的思考,体现了诗人的深邃与哲理。诗的最后一句“未必新丰老布衣”,则是对人生价值的反思,强调了内心的追求与外在的物质并不是人生的唯一追求,表达了一种潇洒、淡然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江上西风一棹归:描绘送别时的江边景象,西风使人感到寒冷和惆怅。
  2. 故人此别会应稀:感叹与老朋友分别后,将来再见的机会不多。
  3. 清朝尽道无遗逸:人们都说没有什么遗憾,表面上的轻松与内心的无奈形成对比。
  4. 当路谁曾访少微:感叹人生路上,真正能理解自己的人少之又少。
  5. 谩有才华嗟未达:即使有才华,却因种种原因无法施展。
  6. 闲寻鸥鸟暂忘机:在闲暇时寻找海鸥,暂时忘却生活中的烦恼。
  7. 临岐不用空惆怅:在离别时,无需过于感伤。
  8. 未必新丰老布衣:强调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物质的丰盈,普通的生活也有其意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清朝”比作一段时光,暗指生活的短暂与无常。
  • 对仗:如“新丰老布衣”,前后对称,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排比:如“谩有才华嗟未达,闲寻鸥鸟暂忘机”,通过排比增强情感的表达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思。诗人通过离别的情感,反思自己的才华与人生的意义,表达出一种超脱于世俗的洒脱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西风:象征离别与孤独。
  2. :象征流逝与无常。
  3. 鸥鸟:象征自由与遗忘烦恼。
  4. 少微:象征隐士与内心的追求。
  5. 新丰:象征物质富裕。
  6. 老布衣:象征平凡与真实的人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江上西风”象征什么? A. 友情
    B. 离别
    C. 财富

  2. “谩有才华嗟未达”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友人的感谢
    B. 对自己才华未能施展的惋惜
    C. 对生活的满足

  3. “未必新丰老布衣”意味着什么? A. 物质财富是人生唯一的追求
    B. 生活的意义不在于物质的丰盈
    C. 普通人的生活没有价值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送友人》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同样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期盼,但更侧重于壮阔的自然景观。
  • 李白《送友人》:更着重于豪情壮志与离别时的情感,风格更为奔放。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3. 《唐代诗人牟融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杏溪十首 莲塘 寄不疑上人 送陟遐上人游天台 文宗皇帝挽词三首 和王郎中召看牡丹 心怀霜 剑器词三首 答韩湘 寄灵一律师 万年县中雨夜会宿寄皇甫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言字旁的字 当今之务 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直言正论 王字旁的字 圣多美 火字旁的字 砧铁 隐义 旡字旁的字 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肉字旁的字 义海恩山 眦睚杀人 背恩负义 末限 三角函数 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