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05: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05:33
作者: 薛昭蕴 〔唐代〕
秋到长门秋草黄。
画梁双燕去,出宫墙。
玉箫无复理霓裳。
金蝉坠,鸾镜掩休妆。
忆昔在昭阳。
舞衣红绶带,绣鸳鸯。
至今犹惹御炉香。
魂梦断,愁听漏更长。
秋天来临,长门外的秋草已变黄。
画梁上的双燕飞走了,越过了宫墙。
玉箫的声响再也无法整理那霓裳。
金蝉已落下,鸾镜也遮住了妆容。
我怀念昔日的昭阳殿,
那时舞衣红绶带,绣着鸳鸯图案。
至今仍让我心动的,是那御炉的香气。
魂梦断绝,愁苦中听着漏声更长。
作者介绍:薛昭蕴,唐代女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被记载,但其诗词风格独特,情感细腻,常以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唐代,正值盛世,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思念。长门象征着宫廷生活的封闭,而秋天则暗示着离别与衰落。
《小重山·秋到长门秋草黄》是一首充满了秋意与思念的词作。起初,诗人通过“秋草黄”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接着,双燕的离去,象征着失去与离别,令人倍感伤感。诗人对过往的怀念愈发强烈,尤其是对昔日舞会的回忆,舞衣的红绶带与鸳鸯图案,生动地描绘了那段欢乐时光的美好。然而,随着“金蝉坠,鸾镜掩休妆”的描写,诗人意识到美好已成过去,现实的孤独与愁苦愈发明显。最后几句,通过“魂梦断”和“愁听漏更长”的意象,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思念的绵长,情感深沉,余韵悠长。整首词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秋景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以秋天为背景,通过对昔日快乐时光的怀念,表达了对过往的惋惜与对现实的无奈,情感深厚,余韵绵长。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秋到长门秋草黄”中的“秋草”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金蝉”象征什么?
诗人对昔日舞会的怀念通过哪些意象表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