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05: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5:58
长安清明好时节,只宜相送不宜别。
恶心床上铜片明,照见离人白头发。
在长安这清明的好时节,最适合送行而不适合离别。令人恶心的是床上的铜镜,映照出离人的白发。
“长安”作为唐代的首都,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文化和经济的繁华地带。清明时节,是一个象征生机与希望的时节,诗中通过描绘这个时节的美好,反衬出离别的痛苦。
作者介绍:王建,唐代诗人,以擅长五言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写日常生活,情感真挚,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长安的清明时节,正值春暖花开的时刻,作者在此时与友人分别,内心充满不舍,反映了人们在美好时光中的依依惜别之情。
《长安别》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诗人在清明的美好时节,感受到离别的苦涩。开头“长安清明好时节”,展现出长安的美丽与生机,清明时节象征着春天的来临和生命的复苏,是一个令人愉悦的时光。然而,紧接着“只宜相送不宜别”一句,诗人却带出了离别的沉重感,显示出他对离去之人的深切怀念和不舍之情。
在第二联中,诗人用“恶心床上铜片明”来形容心中的不快,这里的“恶心”体现了他因离别而产生的内心痛苦,而“铜片明”则是指铜镜的反射,反射出自己和离人的白头发,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无奈,暗示着人生的无常和逝去。通过这种视觉意象,诗人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离人白发的惋惜。
整首诗情感细腻,语言简练,通过对比美好时节与离别情绪,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在告别时的复杂心情。这种对离别的无奈与惆怅,使得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长安”是哪个朝代的都城?
“只宜相送不宜别”中的“相送”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铜片明”是用来比喻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长安别》的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