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官街鼓

《官街鼓》

时间: 2025-05-07 16:05:49

诗句

晓声隆隆催转日,暮声隆隆呼月出。

汉城黄柳映新帘,柏陵飞燕埋香骨。

磓碎千年日长白,孝武秦皇听不得。

从君翠发芦花色,独共南山守中国。

几回天上葬神仙,漏声相将无断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05:49

原文展示:

官街鼓
李贺 〔唐代〕

晓声隆隆催转日,
暮声隆隆呼月出。
汉城黄柳映新帘,
柏陵飞燕埋香骨。
磓碎千年日长白,
孝武秦皇听不得。
从君翠发芦花色,
独共南山守中国。
几回天上葬神仙,
漏声相将无断绝。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鼓声隆隆,催促着太阳升起,
黄昏的鼓声隆隆,召唤着月亮出山。
汉城的黄柳映着新挂的帘子,
柏陵的飞燕埋藏着香骨。
碎石千年,白日依旧漫长,
孝武皇帝和秦始皇都听不见这鼓声。
我愿与你共守南山,像芦花般翠绿,
独自在这里守护着我们的国家。
多少次天上埋葬了神仙,
而鼓声却从未断绝。

注释:

  • 晓声:清晨的声音,指鼓声。
  • 隆隆:形容声音大而沉重。
  • 汉城:古代指汉朝的都城,今指西安。
  • 黄柳:柳树的一种,象征着春天和生命。
  • 柏陵:指柏树的陵墓,象征着历史和文化的深厚。
  • 香骨:指埋在地下的名人的遗骨。
  • 孝武:汉武帝,著名的皇帝。
  • 秦皇:秦始皇,统一中国的第一位皇帝。
  • 翠发:形容青翠的头发,借指年轻人。
  • 芦花:芦苇的花,象征着清雅之气。
  • 南山:指南方的山,象征着安定和希望。
  • 漏声:指钟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典故解析:

  • 孝武:汉武帝,重视文化和军事,开疆拓土,为后世称道。
  • 秦皇: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统一度量衡,推动了历史进程。
  • 神仙:古代传说中长生不老的神秘人物,象征着人们对长生和超脱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丰富的情感著称。其作品多描写历史、神话和个人情感,风格独特,常运用夸张和象征手法。

创作背景:

《官街鼓》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文化繁荣之际。诗人通过鼓声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期望,折射出当时人们对文化传承和国家安定的渴望。

诗歌鉴赏:

《官街鼓》展示了李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历史感。诗中通过“晓声隆隆”与“暮声隆隆”的对比,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日月交替,营造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诗人以汉城黄柳、柏陵飞燕等意象,描绘了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沉淀,表达了对过往英雄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国家未来的关切。

李贺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对仗和夸张,使得诗歌在音韵上形成了和谐的节奏感,令读者在欣赏声音的同时,感受到内心的激荡与共鸣。整首诗在描绘古代历史的同时,也强调了当代人对文化的责任感,传达出诗人对国家的深厚情感与殷切期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晓声隆隆催转日:清晨鼓声催促着日出,展现了生生不息的自然循环。
  2. 暮声隆隆呼月出:黄昏鼓声召唤着月亮升起,形成昼夜交替的和谐。
  3. 汉城黄柳映新帘:汉城的黄柳映照着新挂的帘子,象征着新的开始。
  4. 柏陵飞燕埋香骨:燕子在柏陵飞翔,埋藏着历史的遗骨,表达对往昔的缅怀。
  5. 磓碎千年日长白:经历千年仍旧明亮的白天,表现历史的悠久。
  6. 孝武秦皇听不得:历史伟人无法听见这鼓声,象征着历史的断裂。
  7. 从君翠发芦花色:愿与年轻人共守家园,展现对未来的希望。
  8. 独共南山守中国:独自守护国家,表达爱国情怀。
  9. 几回天上葬神仙:神仙多次被埋葬,象征着历史的轮回。
  10. 漏声相将无断绝:钟声从未断绝,象征着历史的延续与文化的传承。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鼓声比作时间的流逝,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对应,使得诗歌更有韵律感。
  • 夸张:强调历史的悠久与文化的深厚,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李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国家未来的期待,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传承的责任感,反映出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入探索与表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鼓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 黄柳:春天的象征,代表着生命与希望。
  • 飞燕:自由与灵动的象征,寓意着对历史的追忆。
  • 南山:安定与希望的象征,表达对未来的期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贺的《官街鼓》主要描绘了什么元素? A. 自然景色
    B. 历史文化
    C. 个人情感
    答案:B

  2. “晓声隆隆催转日”中“晓声”指的是什么? A. 清晨的声音
    B. 晚上的声音
    C. 午夜的声音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孝武秦皇”代表了什么? A. 历史伟人
    B. 诗人自己
    C. 自然现象
    答案:A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史》
  • 李贺的生平与诗歌研究相关文献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同样描绘了历史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壮丽的自然景色。
  • 《春望》: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与《官街鼓》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侧重点不同。

通过以上的分析与解读,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官街鼓》的丰富内涵及其艺术价值。

相关查询

送丘员外还山 示从子河南尉班 答故人见谕 送雷监赴阙庭 寄恒璨 同德精舍旧居伤怀 送褚校书归旧山歌 园林晏起,寄昭应韩明府、卢主簿 送云阳邹儒立少府侍奉还京师 晓至园中忆诸弟崔都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舟字旁的字 弱管轻丝 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追的成语 贵人多忘事 迥深 墒垄 无名之辈 舍我其谁 高字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橐驼之技 研穷 通时达变 秃宝盖的字 龝字旁的字 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凌弱暴寡 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