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15: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15:38
六丑 前题 橐驼
作者: 姚华 〔清代〕
遍胡天万里,总阅尽尘飞沙掷。
塞鸿未还,春归无片翼。
雪际蹄迹。信风吹度,乍青杨柳,间关京国。
南来水土多膏泽。背耸双峰,铃喧九陌。
庞然更无人惜,恁昂头阔步,情趣疏隔。
遥空沉寂。忆觚棱绀碧,仗队红云底,增太息。
蓬瀛尚几仙客。对荆铜泪咽,黯然宸极。
风云改早抛簪帻。凭谁问委辫膻丛乱后,见伊宫侧。
春潮去夜烱秋汐。照佩环梦返千年恨,如何载得。
这首诗描绘了辽阔的胡地,满目飞扬的尘沙。塞外的鸿雁尚未归来,春天却没有片刻的光翼。雪中的马蹄印迹,随着信风的吹拂,青翠的杨柳乍现,隐约与京城相连。南方的水土丰腴,双峰巍峨,铃声喧闹在九条街道上。庞大的身影无人珍惜,昂首阔步,情趣却显得疏远。遥空寂静,回忆起蓝色的觚棱,仗着红云之下,不禁叹息。蓬瀛山上还有多少仙客?面对荆铜泪水,暗自神伤。风云变幻,早已抛弃了簪子和帽子。谁能问我,混乱的发辫之后,是否见到她在宫侧?春潮退去,夜晚的秋汐来临,照耀着佩环梦回千年的遗恨,如何承载得了?
姚华,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其作品以清新脱俗而著称,常以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为题材,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六丑 前题 橐驼》写于清代,时代背景动荡,诗人通过对自然和人情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苦短、离别与相思的感慨。
这首诗以辽阔的北方景象开篇,描绘出一种荒凉而又充满思乡情怀的画面。诗人通过“胡天万里”的壮阔,引导读者感受到边塞的苍茫与孤寂。接着,诗人以“塞鸿未还,春归无片翼”表达了对春天和归属的渴望,暗示了离别的痛苦与时间的流逝。
诗中“记忆”和“情趣”交织,描绘着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尤其是“遥空沉寂”和“忆觚棱绀碧”,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峰,映射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失落感。
通过风云变幻与春潮秋汐的对比,诗人最终将情感归结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往昔的怀念。整首诗蕴含着浓厚的哲理,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使得作品在清新之余,增添了不少厚重的历史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离别与思乡的深刻思考,情感深邃而细腻。
诗中“胡天”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南方
B. 北方
C. 中原
D. 西域
“塞鸿未还”中的“鸿”指的是什么?
A. 鱼
B. 雁
C. 鹰
D. 鸟
诗中提到的“春潮去夜烱秋汐”主要表达了什么?
A. 春天的美丽
B. 时间的流逝
C. 秋天的宁静
D. 夏天的热情
《春望》(杜甫)与《六丑 前题 橐驼》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杜甫更侧重于国家的破败与个人的忧愁,而姚华则更多地关注个人情感和自然景象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