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学古诗三首 其二

《学古诗三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7 06:57:33

诗句

巩洛上东门,薄暮川流侧。

浑浑车马道,行人不相识。

日夕栖鸟远,浮云起新色。

寸心空延伫,对面何由即。

飞轮倘易去,易去因风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57:33

原文展示:

巩洛上东门,薄暮川流侧。浑浑车马道,行人不相识。日夕栖鸟远,浮云起新色。寸心空延伫,对面何由即。飞轮倘易去,易去因风力。

白话文翻译:

在巩洛的东门之上,傍晚时分,我站在河川的旁边。车马大道上,人来人往,却都是陌生人。夕阳西下,鸟儿飞向远方,浮云变换着新的色彩。我的心空空如也,只能长久地站立,面对着对方,却无法接近。如果飞轮能够轻易离去,那是因为风的力量。

注释:

  • 巩洛:地名,今河南省洛阳市。
  • 上东门:洛阳城门名。
  • 薄暮:傍晚。
  • 川流:河流。
  • 浑浑:形容车马往来不绝。
  • 日夕:傍晚。
  • 栖鸟:归巢的鸟。
  • 浮云:飘动的云。
  • 寸心:指心。
  • 延伫:长久站立。
  • 飞轮:比喻车马。
  • 倘:如果。
  • 易去:容易离去。
  • 因风力:因为风的力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逊,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傍晚时分站在洛阳东门,观察周围景色的情景。诗中透露出孤独和无奈的情感,可能是诗人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个人体验。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傍晚时分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诗中的“浑浑车马道,行人不相识”反映了社会的冷漠和人际关系的疏离。而“寸心空延伫,对面何由即”则深刻地表达了诗人渴望交流却又无法实现的痛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巩洛上东门,薄暮川流侧”:诗人站在洛阳东门,傍晚时分,河川在旁边流淌。
  • “浑浑车马道,行人不相识”:车马大道上人来人往,但都是陌生人。
  • “日夕栖鸟远,浮云起新色”:夕阳西下,鸟儿飞向远方,浮云变换着新的色彩。
  • “寸心空延伫,对面何由即”:诗人的心空空如也,只能长久地站立,面对着对方,却无法接近。
  • “飞轮倘易去,易去因风力”:如果飞轮能够轻易离去,那是因为风的力量。

修辞手法:

  • 比喻:“飞轮”比喻车马,形象地描绘了车马的快速移动。
  • 拟人:“浮云起新色”赋予浮云以生命,使其仿佛有意识地变换色彩。
  • 对仗:“日夕栖鸟远,浮云起新色”中的“日夕”与“浮云”,“栖鸟远”与“起新色”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孤独和无奈。诗人通过描绘傍晚时分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在社会中的孤立无援和内心的空虚。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薄暮”、“川流”、“车马道”、“行人”、“栖鸟”、“浮云”。
  • 详细解释: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中的场景,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外界的疏离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巩洛”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河南省洛阳市 B. 河北省石家庄市 C. 江苏省南京市 D. 山东省济南市

  2. 诗中的“飞轮”比喻什么? A. 风 B. 车马 C. 鸟 D. 云

  3. 诗中的“寸心空延伫”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愤怒 C. 孤独 D. 满足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鸟鸣涧》: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 杜甫的《登高》:通过登高望远的场景,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王维的《鸟鸣涧》与何逊的这首诗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王维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而何逊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孤独和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南北朝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 《何逊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在郡三年,今秋见白发,聊以书事 西郊兰若 上元日紫极宫门观州民然灯张乐 题枇杷树 暮秋言怀 九月十日郡楼独酌 书楼怀古 永宁里园亭休沐怅然成咏 寄裴校书 寻山家(一作长孙佐辅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去而之他 银鞘 单耳刀的字 旡字旁的字 巛字旁的字 魄心 兢兢干干 强国 雅致 竖子不足与谋 骄结尾的成语 蓬蓬勃勃 峨巌 川字旁的字 包含脆的词语有哪些 切中时弊 頁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