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初发新林诗

《初发新林诗》

时间: 2025-05-03 22:25:56

诗句

伊昔负薪暇,慕义游梁楚。

短翮忘连翩,追飞散容与。

优游沐道教,渐渍淹寒暑。

大德本无酬,轻生窃自许。

舟归属海运,风积如鹏举。

浮水暗舟舻,合岸喧徒侣。

凛凛穷秋暮,初寒入洲渚。

铙吹响清江,悬旗出长屿。

危樯迥不进,沓浪高难拒。

回首泣亲宾,中天望宛许。

帝城犹隐约,家园无处所。

去矣方悠悠,含意将何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25:56

原文展示:

初发新林诗 何逊 〔南北朝〕

伊昔负薪暇,慕义游梁楚。 短翮忘连翩,追飞散容与。 优游沐道教,渐渍淹寒暑。 大德本无酬,轻生窃自许。 舟归属海运,风积如鹏举。 浮水暗舟舻,合岸喧徒侣。 凛凛穷秋暮,初寒入洲渚。 铙吹响清江,悬旗出长屿。 危樯迥不进,沓浪高难拒。 回首泣亲宾,中天望宛许。 帝城犹隐约,家园无处所。 去矣方悠悠,含意将何语。

白话文翻译:

从前在负薪之余,我向往正义,游历梁楚之地。 翅膀短小,忘记了飞翔的连贯,追逐飞翔时散漫从容。 悠闲地沐浴在道教的教义中,渐渐地沉浸在寒暑交替之中。 伟大的德行本来无需回报,轻视生命只是我个人的自许。 船只归属于海运,风积聚如同大鹏展翅。 水面上的船只暗淡,岸边喧闹的同伴。 寒冷的深秋傍晚,初寒侵入洲渚。 铙声在清江上响起,旗帜在长屿上飘扬。 高耸的桅杆难以前进,重叠的波浪难以抗拒。 回首哭泣的亲人和宾客,仰望天空,宛如许愿。 帝城依然隐约可见,家园却无处可寻。 离去吧,心情悠长,含意深沉,将何言以对。

注释:

  • 伊昔:从前。
  • 负薪暇:指劳作之余。
  • 慕义:向往正义。
  • 梁楚:地名,指梁国和楚国。
  • 短翮:短小的翅膀,比喻能力有限。
  • 连翩:连续飞翔的样子。
  • 容与:从容不迫。
  • 优游:悠闲自得。
  • 沐道教:沐浴在道教的教义中。
  • 渐渍:渐渐沉浸。
  • 大德:伟大的德行。
  • 轻生:轻视生命。
  • 舟属:船只归属于。
  • 海运:海上的运输。
  • 风积:风积聚。
  • 鹏举:大鹏展翅。
  • 浮水:水面上的。
  • 舟舻:船只。
  • 合岸:岸边。
  • 凛凛:寒冷的样子。
  • 穷秋:深秋。
  • 洲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 铙吹:铙声。
  • 清江:清澈的江水。
  • 悬旗:飘扬的旗帜。
  • 长屿:长长的岛屿。
  • 危樯:高耸的桅杆。
  • 迥不进:难以前进。
  • 沓浪:重叠的波浪。
  • 中天:天空。
  • 宛许:宛如许愿。
  • 帝城:帝王的都城。
  • 家园:家乡。
  • 悠悠:悠长。
  • 含意:含蓄的意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逊,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表达了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何逊在离开家乡,前往帝城的路途中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由和理想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风积如鹏举”、“危樯迥不进”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自由和理想的追求,如“大德本无酬,轻生窃自许”,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崇敬和对生命的轻视。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离别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伊昔负薪暇,慕义游梁楚。

    • 诗人回忆过去在劳作之余,向往正义,游历梁楚之地。
  2. 短翮忘连翩,追飞散容与。

    • 比喻自己能力有限,忘记了连续飞翔的样子,追逐飞翔时散漫从容。
  3. 优游沐道教,渐渍淹寒暑。

    • 悠闲地沐浴在道教的教义中,渐渐地沉浸在寒暑交替之中。
  4. 大德本无酬,轻生窃自许。

    • 伟大的德行本来无需回报,轻视生命只是我个人的自许。
  5. 舟归属海运,风积如鹏举。

    • 船只归属于海运,风积聚如同大鹏展翅。
  6. 浮水暗舟舻,合岸喧徒侣。

    • 水面上的船只暗淡,岸边喧闹的同伴。
  7. 凛凛穷秋暮,初寒入洲渚。

    • 寒冷的深秋傍晚,初寒侵入洲渚。
  8. 铙吹响清江,悬旗出长屿。

    • 铙声在清江上响起,旗帜在长屿上飘扬。
  9. 危樯迥不进,沓浪高难拒。

    • 高耸的桅杆难以前进,重叠的波浪难以抗拒。
  10. 回首泣亲宾,中天望宛许。

    • 回首哭泣的亲人和宾客,仰望天空,宛如许愿。
  11. 帝城犹隐约,家园无处所。

    • 帝城依然隐约可见,家园却无处可寻。
  12. 去矣方悠悠,含意将何语。

    • 离去吧,心情悠长,含意深沉,将何言以对。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风积如鹏举”,将风的积聚比喻为大鹏展翅。
  • 拟人:如“危樯迥不进”,将桅杆拟人化,形容其难以前进。
  • 对仗:如“帝城犹隐约,家园无处所”,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离别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展现了对自由和理想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积如鹏举:风的积聚如同大鹏展翅,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离别的场景。
  • 危樯迥不进:高耸的桅杆难以前进,形象地表达了离别的艰难。
  • 帝城犹隐约:帝城依然隐约可见,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风积如鹏举”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比喻
    • B. 拟人
    • C. 对仗
    • D. 排比
  2. 诗中“大德本无酬,轻生窃自许”表达了什么意思?

    • A. 伟大的德行无需回报,轻视生命只是个人的自许。
    • B. 伟大的德行需要回报,轻视生命是普遍的观念。
    • C. 伟大的德行无需回报,轻视生命是普遍的观念。
    • D. 伟大的德行需要回报,轻视生命只是个人的自许。
  3. 诗中“帝城犹隐约,家园无处所”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未来的迷茫和对家乡的眷恋。
    • B. 对未来的迷茫和对家乡的厌恶。
    • C. 对未来的向往和对家乡的眷恋。
    • D. 对未来的向往和对家乡的厌恶。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 杜甫《登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诗词对比:

  • 何逊《初发新林诗》与王之涣《登鹳雀楼》: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但何逊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和对未来的迷茫,而王之涣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南北朝诗选》
  • 《何逊诗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应天长 思归引 东阳赠别 家叔南游却归因献贺 早发 清平乐·野花芳草 上春词 三用韵 梦入关 河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臣字旁的字 惜孤念寡 屮字旁的字 包含翘的成语 精当 软香温玉 黽字旁的字 诡谲怪诞 奋发向上 龙辔 包含煜的词语有哪些 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椅搭 自吹自擂 女字旁的字 金疡 髹筒 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