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5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51:55
烟雨楼
作者: 叶隆礼 〔宋代〕
傍家亭馆占湖东,
寂寞为邻祗陆公。
竹树一堤如有碍,
乾坤万象自无穷。
棹歌远入秋波绿,
塔影中分晚照红。
尊酒待游烟雨景,
画图著我笠蓑翁。
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秋天湖东的景象,诗人身处亭馆,周围环境宁静,唯有陆公(陆游)为邻。竹林和树木形成了一道堤坝,似乎阻碍了视线,但天地之间的万千景象却是无穷无尽的。划船的歌声在秋波中悠远飘荡,塔影在晚霞中分开了红色的光影。诗人端着酒杯,期待着有朋友来游玩这烟雨朦胧的美景,仿佛自己就是那画中撑着蓑笠的渔翁。
作者介绍:叶隆礼,宋代诗人,因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风格清新,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宋代,诗人可能是在某个秋天的午后,独自坐在湖边的亭馆中,感受到周围的宁静与自然的美,萌发了写作的灵感。
《烟雨楼》是一首典型的山水田园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秋天湖东的自然美景与内心的孤独。首句“傍家亭馆占湖东”,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环境,诗人在此与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接下来的“寂寞为邻祗陆公”则引出了诗人的孤独感,陆公虽为邻,却是孤芳自赏的象征,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友人的渴望。
“竹树一堤如有碍,乾坤万象自无穷”一联,表现了自然的广袤与诗人内心的哲思,竹树虽似阻碍,实则引导着目光去思考自然的无尽。之后的“棹歌远入秋波绿”则以音乐与色彩渲染出一种安逸的氛围,仿佛能听到划船人的歌声在秋波中回荡。
最后两句“尊酒待游烟雨景,画图著我笠蓑翁”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期待朋友的到来,共同欣赏烟雨中的美景,渴望分享这一份宁静与美好,表达了对友情的向往。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与内心世界的结合,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与友谊的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渴望,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宋代文人特有的情怀与境遇。
诗词测试:
诗人所处的环境是哪个方向?
A. 湖西
B. 湖东
C. 湖南
D. 湖北
诗中提到的“陆公”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苏轼
C. 陆游
D. 杜甫
诗人期待的游人是什么样的形象?
A. 渔翁
B. 书生
C. 侠客
D. 画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