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55: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55:34
吴兵夜入郢,小弟骄父兄。
弯弓射天日,辇土筑长城。
长城筑未竟,客主老蛮荆。
吴国的士兵在夜间攻入郢都,我的小弟弟骄傲自满,仿佛超过了父亲和兄长。
他拉弓射向天日,像是在筑造一座长城。
然而长城尚未完全建成,客人和主人仍然是蛮荒的荆地。
杨维桢,元代诗人,字子美,号南阳,擅长诗词,尤其以古体诗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社会现实,具有较强的政治和历史意识。
《吴城曲》创作于元代,正值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战争场景,表现出对家国兴亡的深切关注和对年轻人急功近利的批评。
《吴城曲》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年轻人的傲慢。诗开头提到“吴兵夜入郢”,让人感受到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接着,小弟弟的骄傲与冲动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年轻人在战争面前的盲目和无知。他们在胜利的喜悦中,忘却了家国的沉重与责任。
“弯弓射天日”是对小弟弟勇敢形象的赞美,但这种勇敢又带着一种轻率的成分。接下来提到的“辇土筑长城”,则是对未来的憧憬与期望,象征着保护家园的决心。然而“长城筑未竟”一句,暗示着防御尚未完成,国家和人民仍然面临危险。
最后一句“客主老蛮荆”则是对现实的冷静观察,客人与主人的身份模糊,表明社会动荡不安,生存环境恶劣。整首诗在描绘战争的同时,折射出对家国的忧虑和对年轻一代的警醒。
整首诗反映了对战争的批判与对年轻一代的警醒,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忧虑,呼唤理智与责任感。
吴兵夜入郢,表示什么?
a) 友好的来访
b) 突然的袭击
c) 幸福的团圆
小弟骄傲是因为:
a) 他学习成绩好
b) 参加了战争
c) 父亲的支持
诗中提到的“长城”象征着:
a) 文化的传承
b) 国家安全和防御
c) 个人的成就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两者均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但《吴城曲》更侧重于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而《将进酒》则强调个人的豪情与不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