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吴城曲

《吴城曲》

时间: 2025-05-02 11:55:34

诗句

吴兵夜入郢,小弟骄父兄。

弯弓射天日,辇土筑长城。

长城筑未竟,客主老蛮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55:34

原文展示:

吴兵夜入郢,小弟骄父兄。
弯弓射天日,辇土筑长城。
长城筑未竟,客主老蛮荆。

白话文翻译:

吴国的士兵在夜间攻入郢都,我的小弟弟骄傲自满,仿佛超过了父亲和兄长。
他拉弓射向天日,像是在筑造一座长城。
然而长城尚未完全建成,客人和主人仍然是蛮荒的荆地。

注释:

  • 吴兵:指的是吴国的军队。
  • 夜入郢:在夜晚攻入郢都,表现出突袭的突然和隐秘。
  • 小弟骄父兄:小弟弟因为获得胜利而骄傲,甚至超过了父亲和兄长,反映出年轻人的自负。
  • 弯弓射天日:形象地描绘了小弟弟的英勇,意为用弓箭射向太阳。
  • 辇土筑长城:描写筑长城的艰辛,象征着防御和抵御侵略的决心。
  • 长城筑未竟:长城还没有完全建成,暗示着未完成的事业和面临的挑战。
  • 客主老蛮荆:指的是客人和主人都生活在蛮荒的荆地,反映出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元代诗人,字子美,号南阳,擅长诗词,尤其以古体诗著称。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社会现实,具有较强的政治和历史意识。

创作背景:

《吴城曲》创作于元代,正值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战争场景,表现出对家国兴亡的深切关注和对年轻人急功近利的批评。

诗歌鉴赏:

《吴城曲》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年轻人的傲慢。诗开头提到“吴兵夜入郢”,让人感受到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接着,小弟弟的骄傲与冲动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年轻人在战争面前的盲目和无知。他们在胜利的喜悦中,忘却了家国的沉重与责任。

“弯弓射天日”是对小弟弟勇敢形象的赞美,但这种勇敢又带着一种轻率的成分。接下来提到的“辇土筑长城”,则是对未来的憧憬与期望,象征着保护家园的决心。然而“长城筑未竟”一句,暗示着防御尚未完成,国家和人民仍然面临危险。

最后一句“客主老蛮荆”则是对现实的冷静观察,客人与主人的身份模糊,表明社会动荡不安,生存环境恶劣。整首诗在描绘战争的同时,折射出对家国的忧虑和对年轻一代的警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吴兵夜入郢:描绘了敌军突袭的情景,营造出紧张的氛围。
  • 小弟骄父兄:表现了年轻人的自负,强调对传统价值的轻视。
  • 弯弓射天日:象征着勇气,反映出年轻人面对挑战时的冲动。
  • 辇土筑长城:隐喻着建立防御的艰难与重要性。
  • 长城筑未竟:警告人们面对危机时的不足准备。
  • 客主老蛮荆:表达了社会动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复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弯弓射天日”比作勇气,增强了诗的形象力。
  • 对仗:整首诗句式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隐喻:长城的象征意义,代表着抵御外敌的希望与责任。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战争的批判与对年轻一代的警醒,表达了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忧虑,呼唤理智与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吴兵:象征侵略与战争的力量。
  • 小弟:代表年轻一代,象征冲动与自负。
  • 弓箭:象征勇气与武力。
  • 长城:象征防御与保护,承载着国家的希望。
  • 蛮荆:代表着动荡和未被文明化的社会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吴兵夜入郢,表示什么? a) 友好的来访
    b) 突然的袭击
    c) 幸福的团圆

  2. 小弟骄傲是因为: a) 他学习成绩好
    b) 参加了战争
    c) 父亲的支持

  3. 诗中提到的“长城”象征着: a) 文化的传承
    b) 国家安全和防御
    c) 个人的成就

答案:

  1. b) 突然的袭击
  2. b) 参加了战争
  3. b) 国家安全和防御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两者均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但《吴城曲》更侧重于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而《将进酒》则强调个人的豪情与不屈精神。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江行 横塘 阑干 送人弃官入道 腾腾 欲去 赠吴颠尊师(丙寅年作) 即目二首 偶见背面是夕兼梦 江岸闲步(此后壬申年作,在南安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川字旁的字 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攫啄 瓦字旁的字 力字旁的字 蛊佞 巃嵸 楚壤 马扬 乚字旁的字 鸿笔丽藻 载舟覆舟 无恒安息 世界大同 鼎字旁的字 半饥半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