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吴咏十章用韵复正宗架阁

《吴咏十章用韵复正宗架阁》

时间: 2025-05-04 02:13:07

诗句

曾侍虚皇第二筵,铁仙轻脱故依然。

江州坐上初相见,还识人中孟万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13:07

原文展示

曾侍虚皇第二筵,
铁仙轻脱故依然。
江州坐上初相见,
还识人中孟万年。

白话文翻译

我曾在虚皇的第二次宴会上侍奉,
铁仙轻松地脱去了往日的束缚。
在江州的座位上首次相见时,
我仍然认得他是人间的孟万年。

注释

字词注释:

  • 虚皇:指的是道教中的虚无之神,象征着道教的理念。
  • 铁仙:指的是一种仙人,可能暗指某位道教高人。
  • 江州:指的是历史上著名的江州,可能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有关。
  • 孟万年:孟郊的字,意指诗人对孟郊的怀念与敬仰。

典故解析:

  • 虚皇铁仙:道教文化中的重要人物,代表了追求道教思想的理想境界。
  • 江州:与白居易有关的地名,可能暗含对过去时光的追忆。
  • 孟万年:此处体现了对历史与文学的传承与敬仰,孟郊的诗词成就被后人铭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元代诗人,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对道教文化的理解而闻名。他的诗歌多表现对自然、人生的哲学思考,融入了道教的思想。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元代,一个文化交融的时代,诗人通过描绘历史人物与道教文化的结合,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思考。

诗歌鉴赏

杨维桢在《吴咏十章用韵复正宗架阁》中,通过对虚皇和铁仙的提及,展示了他对道教文化的深厚理解与敬仰。第一句“曾侍虚皇第二筵”表达了诗人曾有过与道教高人接触的经历,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悠远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超脱世俗的境界。接着“铁仙轻脱故依然”,则通过“轻脱”二字,展现了道教中追求自由与解脱的思想,强调了心灵的自由与超然。后两句转入个人情感,诗人回忆起在江州与孟万年初相见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人深切的怀念和对文学传承的感悟。这种情感的流露,使整首诗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个人的情感寄托,形成了深邃的艺术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曾侍虚皇第二筵”:强调诗人与道教文化的渊源,暗示其对虚无与超脱的向往。
  2. “铁仙轻脱故依然”:通过“轻脱”表达对世俗的超然,体现出一种道教的理想境界。
  3. “江州坐上初相见”:描述首次与孟万年的相遇,带有一种时光穿梭的感觉。
  4. “还识人中孟万年”:强调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敬仰,展现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上下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隐喻:通过“铁仙”隐喻追求理想的精神状态,反映了道教的哲学思想。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回忆与历史人物的交往,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尊重与对传统文学的怀念,展示了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虚皇:象征着道教的虚无与超然。
  • 铁仙:代表着自由与解脱的理想。
  • 江州:代表历史与文化的交融。
  • 孟万年:象征着文学与历史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虚皇”指的是哪种文化?
    a) 儒家
    b) 道教
    c) 佛教

  2. “铁仙轻脱”中的“轻脱”意指什么?
    a) 轻松地放弃
    b) 轻松地获得
    c) 难以得到

  3. “江州”在诗中主要表达了什么?
    a) 个人情感
    b) 对历史的怀念
    c) 对自然的描绘

答案:

  1. b) 道教
  2. a) 轻松地放弃
  3. b) 对历史的怀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白居易《琵琶行》:同样表达对江州生活的感慨与对音乐的热爱。
  • 王勃《滕王阁序》: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人事的无常有相似之处。

诗词对比:
在杨维桢的诗中,历史人物的提及多带有个人情感,而白居易的作品则更多侧重于对社会的观察与批判。两者在情感基调与表达方式上有明显的差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文学》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对镜 读王摩诘诗爱其散发晚未簪道书行尚把之句因 渔家傲 寄仲高 过灵石三峰 洞庭春色 冯县丞挽歌词 春夜读书 芳华楼夜饮二首 其二 短篷 赠赵去华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丨字旁的字 尺土之封 鹵字旁的字 前遮后拥 移天换日 豸字旁的字 尘障 言重 明果 桑土之谋 包含沽的词语有哪些 打破饭碗 三点水的字 幽女 里字旁的字 鹏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