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0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06:14
送石赓归宁
王安石
虚名误长者,邂逅肯经过。
所操十余篇,浩荡决江河。
侧身朝市间,乐少悲惭多。
文章旧所好,久已废吟哦。
开编喜有得,一读瘳沉痾。
裹饭北城阴,永怀从晤歌。
又欲及岁晚,空堂扫丝窠。
稍出平生言,道艺相琢磨。
忽随雁南飞,当此叶辞柯。
去去梨岭高,想见青坡陀。
黄花一杯酒,为寿乐如何。
微诗等瓦砾,持用报隋和。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石赓归宁的送别之情。诗人感慨虚名往往误导长者,偶然的相遇是否值得经过。自己所写的十余篇文章,气势如同奔腾的江河。身处市井,快乐的时光少,愁苦与羞惭却多。曾经钟爱的文章,如今早已不再吟咏。重新翻开书册,喜悦中似乎得到了些许启发,阅读后心中沉闷的病症也随之减轻。在北城阴影中,吃饭的时候永远怀念那次相遇的歌声。又想起年末将至,空荡荡的堂屋里清扫着蛛网。稍微谈谈自己一生的言论,和艺术相互切磋。忽然间跟随大雁南飞,正值树叶飘落的季节。远去的梨岭高,想见那青翠的山坡。黄花酿成的一杯酒,祝愿寿命如何?微薄的诗篇就像瓦砾,拿来作为对隋和的报答。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荆公,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以变法著称,倡导政治、经济的改革。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而富有哲理,常表现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送石赓归宁》写于王安石晚年,正值他在政坛经历波折、个人生活变故之际。此时他对人生的感悟愈加深刻,诗中流露出对友人的深情以及对未来的思考。
王安石的《送石赓归宁》是一首饱含感情的送别诗,诗中通过对人生的沉思和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人世间的无常与情谊的珍贵。全诗在形式上虽显简约,但其内容却深刻而丰富。通过对自身经历的反思,诗人表达了对虚名的厌倦与对实际生活的感悟,揭示了士人面对名利与生存的矛盾心理。
诗中“虚名误长者,邂逅肯经过”一句,开篇便点明了人生的苦涩与无奈。接着,诗人以“浩荡决江河”形象地描绘了自己对文章的热情,但这种热情在现实的市井生活中却遭遇了挫折,表现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认知。
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在回忆与叹息中逐渐找到了慰藉,最终以黄花酒祝寿作结,显示出一种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王安石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对过往的回忆与反思,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沉思与乐观。
王安石的《送石赓归宁》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友谊的珍视
C. 对名利的渴望
诗中提到的“浩荡决江河”用来形容什么?
A. 友谊
B. 文章的气势
C. 生活的艰辛
诗的结尾提到的“黄花一杯酒”为了什么?
A. 祝寿
B. 祭奠
C. 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