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邓尉探梅十首 其三

《邓尉探梅十首 其三》

时间: 2025-08-03 08:03:42

诗句

山河无恙销兵气,霖雨同功泽九垓。

不是和羹劳素手,哪知香国有奇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3 08:03:42

原文展示:

山河无恙销兵气,霖雨同功泽九垓。不是和羹劳素手,哪知香国有奇才。

白话文翻译:

这片山河安宁,战乱已消退,连绵的雨水仿佛也在滋润这九重天的土地。不是说要用手艺去调和美味,谁能知道在这香国之中,竟然隐藏着如此奇才。

注释:

  • 山河无恙:指国家安宁,山河没有遭受战争的破坏。
  • 销兵气:消除战斗的气息,形容战乱已平息。
  • 霖雨:连续的雨水。
  • 同功:共同的功效,这里指雨水的滋润效果。
  • 泽九垓:九垓,即九重天,指大地的广袤无垠。
  • 和羹:调和羹汤,形容烹饪技艺。
  • 素手:指女性的手,常用来形容温柔、细腻的手艺。
  • 香国:指文人墨客的理想国度,可能隐喻文化的繁荣。

典故解析:

“山河无恙”出自古代文人对国家安宁的期望,常用于描述国家的和平与安定。“和羹”则寓意着文人对于艺术的追求和创造,强调了所谓的才华并不是简单的技巧,而是内在的灵性与创造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碧城是清代著名的女诗人,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她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社会的关怀,具有较强的个性和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中期,正值国家逐渐安定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文情怀,表达对和平生活的珍视与对才华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山河的安宁和自然的滋润为背景,传达出一种对和平的期待与对人才的赞美。诗人在描写自然现象的同时,巧妙地将其与个人才华相联系,体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通过使用“和羹”这一比喻,诗人不仅仅是在谈及烹饪的技巧,更是在探讨创造艺术的深意。诗人认为,真正的才华并非只依赖于技巧的熟练,而是需要灵感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这种思想不仅适用于诗歌创作,也适用于人生的各个方面。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读来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山河无恙销兵气:描绘了国家安定的景象,表明战乱已经消除。
  2. 霖雨同功泽九垓:通过自然的雨水滋润大地,象征着生活的富饶与安宁。
  3. 不是和羹劳素手:转折句,强调真正的才华并不是简单的技巧,而是更深层的东西。
  4. 哪知香国有奇才:结尾以问句收束,表达对人才的惊叹与珍视。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山河无恙”与“销兵气”构成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音韵美。
  • 比喻:用“和羹”比喻艺术创作,深刻而有趣。
  • 象征:雨水象征着滋润与生机,传达出生命的希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和平与才华展开,表达了对国家安宁的珍视和对人才的赞美。诗人借助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出人文精神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河:象征国家,寓意安定。
  • 霖雨:象征滋润,寓意生机与希望。
  • :象征艺术创作的过程。

文化内涵:

诗中强调的“才华”不仅仅是技术的体现,更是文化积淀和个人修养的结果,反映出对人文精神的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山河无恙”指的是什么?

    • A. 战乱已平息
    • B. 自然风光
    • C. 诗人的心情
  2. “和羹”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烹饪技巧
    • B. 艺术创作
    • C. 自然景象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和平的珍视与对才华的赞美
    • B. 对自然的描绘
    • C. 对历史的回忆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与诗人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吕碧城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对社会和人文精神的关注,而李白则主要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两者虽风格不同,但都展现了对生命和艺术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女诗人吕碧城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雪花飞 次韵晁元忠西归十首 谢王子予送橄榄 次韵寅庵四首 次韵吉老知命同游青原二首 戏赠米元章二首 书扇 次韵杨明叔四首 贵池 寄怀元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止字旁的字 殊方异域 臣字旁的字 驰捕 器鼠难投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 行将就木 士字旁的字 青钱万选 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立少观多 百卉含英 方字旁的字 祖国,我回来了 儿童权益 虫字旁的字 包含奎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