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七月二十四日食荔枝

《七月二十四日食荔枝》

时间: 2025-05-02 14:11:22

诗句

绛衣仙子过中元,别叶空枝去不还。

应是天人知忆念,再生朱实慰衰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1:22

原文展示:

绛衣仙子过中元,别叶空枝去不还。 应是天人知忆念,再生朱实慰衰颜。

白话文翻译:

穿着绛红色衣裳的仙子在中元节经过,她离开后,只剩下空枝不再回来。 应该是天上的神仙知道我的思念,于是让荔枝再次成熟,安慰我衰老的容颜。

注释:

绛衣仙子:这里指荔枝,因其果实成熟时呈红色,故以“绛衣仙子”喻之。 中元:农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又称鬼节。 别叶空枝:指荔枝被采摘后,树上只剩下空枝。 天人:指天上的神仙。 朱实:红色的果实,这里指荔枝。 衰颜:衰老的容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书法家,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法亦颇负盛名。 创作背景: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中元节时食用荔枝的情景,通过荔枝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荔枝为媒介,抒发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生命衰老的感慨。首句“绛衣仙子过中元”,以仙子喻荔枝,形象生动,中元节的背景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次句“别叶空枝去不还”,表达了荔枝被采摘后的空寂,暗喻美好时光的流逝。后两句“应是天人知忆念,再生朱实慰衰颜”,则寄托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生命衰老的无奈,希望天上的神仙能再次赐予荔枝,以慰藉自己衰老的容颜。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荔枝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生命和时光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绛衣仙子过中元:以“绛衣仙子”喻荔枝,形象地描绘了荔枝成熟时的美丽景象,中元节的背景增添了诗意的神秘感。
  2. 别叶空枝去不还:荔枝被采摘后,树上只剩下空枝,表达了美好事物一旦失去便不再回来的感慨。
  3. 应是天人知忆念:作者希望天上的神仙能理解自己的思念,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4. 再生朱实慰衰颜:希望荔枝能再次成熟,以慰藉自己衰老的容颜,表达了对生命衰老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修辞手法:

  • 比喻:以“绛衣仙子”比喻荔枝,形象生动。
  • 拟人:将荔枝拟人化,赋予其仙子的形象,增强了诗意的神秘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荔枝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生命衰老的感慨,寄托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生命衰老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绛衣仙子:喻指荔枝,形象地描绘了荔枝成熟时的美丽景象。
  • 别叶空枝:荔枝被采摘后,树上只剩下空枝,象征美好事物的流逝。
  • 朱实:红色的果实,这里指荔枝,象征美好和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绛衣仙子”指的是什么? A. 荔枝 B. 仙女 C. 红衣女子
  2. 诗中提到的“中元”是指哪个节日? A. 中秋节 B. 中元节 C. 端午节
  3. 诗的最后一句“再生朱实慰衰颜”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愿望? A. 希望荔枝再次成熟 B. 希望自己永葆青春 C. 希望神仙赐予长生不老药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惠州一绝》:同样以荔枝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荔枝的喜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诗词对比:

  • 苏轼《惠州一绝》与蔡襄的《七月二十四日食荔枝》:两首诗都以荔枝为题材,但苏轼的诗更加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荔枝的直接喜爱,而蔡襄的诗则更多地寄托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生命衰老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蔡襄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苏轼诗集》:收录了苏轼的多首诗作,可以与蔡襄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中兴寺琼翠阁次乔梦符韵 游天宫寺 涵碧亭 癸丑腊大暖志之 画工弃市 香携南国卷送李绳甫太学还粤 送太学生钱素光繇浙还粤 同寅范伴闇报迁计部招集南署水亭 失题 怀友人读书诃林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糸字旁的字 择祸从轻 戈字旁的字 进退无路 言说 里字旁的字 包含溜的词语有哪些 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龙字旁的字 轻身下气 朱唇粉面 包含廷的词语有哪些 破玉锤珠 巳字旁的字 射鱼指天 凶首 默教 送任 国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