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和运使王学士舟次德清见寄

《和运使王学士舟次德清见寄》

时间: 2025-04-30 05:31:02

诗句

洛阳平昔誇文会,君已胜冠我壮夫。

谈道最先称贾谊,忧时曾见哭唐衢。

敢将胶漆论同志,幸得湖山可共娱。

须向馀春回马足,柳堤相逐踏青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31:02

原文展示:

洛阳平昔誇文会,君已胜冠我壮夫。 谈道最先称贾谊,忧时曾见哭唐衢。 敢将胶漆论同志,幸得湖山可共娱。 须向馀春回马足,柳堤相逐踏青芜。

白话文翻译:

洛阳往日以文人聚会为荣,你已成名我却还在壮年。 谈论道理最先称赞贾谊,忧国忧民时曾见唐衢哭泣。 敢于以胶漆比喻志同道合,幸好有湖山可以共同娱乐。 必须等到春天回来,才能在柳堤上一起踏青。

注释:

  • 洛阳平昔:指洛阳往日的文化盛况。
  • 胜冠:指已经成名。
  • 壮夫:指作者自己,表示自己还在壮年。
  • 贾谊:西汉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以才智著称。
  • 唐衢:唐代诗人,以忧国忧民著称。
  • 胶漆:比喻关系密切,志同道合。
  • 湖山:指自然风景。
  • 馀春:指春天的末尾。
  • 柳堤:指种有柳树的堤岸。
  • 踏青芜:指在春天踏青游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是蔡襄在洛阳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是蔡襄在洛阳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诗中提到的“洛阳平昔誇文会”反映了当时洛阳文化的繁荣,而“君已胜冠我壮夫”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成就的赞赏和自己仍在壮年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诗中,“洛阳平昔誇文会”一句,既展现了洛阳文化的繁荣,也暗示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文人雅集。“君已胜冠我壮夫”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成就的赞赏和自己仍在壮年的感慨。“谈道最先称贾谊,忧时曾见哭唐衢”两句,通过对贾谊和唐衢的提及,展现了作者对友人高尚品格的认可。“敢将胶漆论同志,幸得湖山可共娱”则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志同道合的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共同喜爱。最后两句“须向馀春回马足,柳堤相逐踏青芜”则寄托了作者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洛阳平昔誇文会:洛阳往日以文人聚会为荣,展现了洛阳文化的繁荣。
  2. 君已胜冠我壮夫:你已成名我却还在壮年,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成就的赞赏和自己仍在壮年的感慨。
  3. 谈道最先称贾谊:谈论道理最先称赞贾谊,展现了作者对友人高尚品格的认可。
  4. 忧时曾见哭唐衢:忧国忧民时曾见唐衢哭泣,进一步强调了友人的高尚品格。
  5. 敢将胶漆论同志:敢于以胶漆比喻志同道合,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志同道合的情感。
  6. 幸得湖山可共娱:幸好有湖山可以共同娱乐,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共同喜爱。
  7. 须向馀春回马足:必须等到春天回来,寄托了作者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期待。
  8. 柳堤相逐踏青芜:才能在柳堤上一起踏青,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敢将胶漆论同志”中,以胶漆比喻志同道合的关系。
  • 对仗:“洛阳平昔誇文会,君已胜冠我壮夫”中,“洛阳平昔”与“君已胜冠”形成对仗。
  • 典故:提及贾谊和唐衢,运用典故来展现友人的高尚品格。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通过对比洛阳文化的繁荣、友人的成就、志同道合的情感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洛阳:文化繁荣的象征。
  • 贾谊、唐衢:高尚品格的象征。
  • 胶漆:志同道合的象征。
  • 湖山:自然美景的象征。
  • 柳堤:春天和相聚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贾谊”是指: A. 西汉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B. 唐代诗人 C. 北宋文学家 D. 明代政治家 答案:A

  2. 诗中“敢将胶漆论同志”中的“胶漆”比喻的是: A. 关系密切 B. 志同道合 C. 自然美景 D. 文人雅集 答案:B

  3. 诗中“须向馀春回马足”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期待? A. 春天的到来 B. 友人的成就 C. 洛阳的文化繁荣 D. 自然美景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泊船瓜洲》: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回忆。

诗词对比:

  • 蔡襄《和运使王学士舟次德清见寄》与王安石《泊船瓜洲》:两首诗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但前者更侧重于对友人的思念,后者则侧重于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蔡襄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有助于理解蔡襄诗歌的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和裴仆射移官言志(一作和裴仆射寄韩侍郎) 舟行寄李湖州 送元八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宿云亭 酬藤杖 相和歌辞。楚妃怨 题李山人幽居 废瑟词 宴客词 新城甲仗楼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闾阎安堵 百二金瓯 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食箩 勋贵 秃宝盖的字 二字旁的字 齐字旁的字 犬字旁的字 覆阅 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白昼见鬼 无波古井 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迟疑不定 鹿字旁的字 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胶车 风雨如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