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55: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55:17
旧坟为润齧,新冢得山深。
斩木来荒路,移松出近岑。
黄鹂啼棘上,玉女问泉音。
强作挽人唱,傥知哀感心。
这座旧坟被雨水侵蚀,新建的坟墓却在深山中。
砍伐树木开辟荒路,移走松树来到近旁的山坡。
黄鹂在荆棘上鸣叫,玉女在泉水边询问音讯。
我勉强作出挽歌,若是你能知晓我心中的哀痛。
作者介绍:梅尧臣(约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为梅尧臣为张尧夫改葬所作,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与哀悼之情。张尧夫生前与梅尧臣有深厚的友谊,改葬之际,诗人以此诗形式表达自己的悲痛与对友人的思念。
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改葬过程中的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开篇通过“旧坟为润齧”与“新冢得山深”的对比,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空间的转变,既有对逝去的怀念,也暗示了对新生的期待。紧接着,描述了斩木与移松的场景,生动地刻画了改葬的艰辛,展现了人力对自然的挑战。
接下来,黄鹂的鸣叫和玉女的询问,增添了生动的自然氛围,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诗的最后一句“强作挽人唱,傥知哀感心”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与无奈之感,仿佛在诉说着人世间的无常与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巧妙地运用了自然意象与情感的结合,既有生动的景象描绘,又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哀痛,展现了梅尧臣细腻的情感世界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如“旧坟”与“新冢”的对比,形成鲜明的印象;“黄鹂啼棘上”运用拟人手法,使自然生动起来,增强情感共鸣。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对故人的怀念与哀痛,通过改葬的场景与自然意象,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黄鹂”象征什么?
诗人用“强作挽人唱”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新冢得山深”反映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与杜甫的诗歌在主题上都涉及人生的无常与对逝去的怀念,但梅尧臣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象,而杜甫则更注重人世间的苦难与社会现实。
这些资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梅尧臣及其作品的背景与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