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次韵和吴冲卿伤何济川

《次韵和吴冲卿伤何济川》

时间: 2025-05-07 23:41:49

诗句

生爱虚名苦辩亡,沦精竭智可哀伤。

谁将事附三公传,自有文夸古战场。

坟土未乾还卜穴,挽声才绝又新章。

是非从此方应定,弟子犹争左氏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41:49

原文展示:

生爱虚名苦辩亡,沦精竭智可哀伤。
谁将事附三公传,自有文夸古战场。
坟土未乾还卜穴,挽声才绝又新章。
是非从此方应定,弟子犹争左氏长。

白话文翻译:

我爱名声却只会为失去而苦辩,耗尽精力和智慧,真是令人感到悲伤。
谁能把这事情附在三公的传记上呢?自古的战场总有文人夸赞。
坟土尚未干透,竟然还在为他占卜新穴,哭声刚绝又写出了新篇章。
是非对错从此应该会有定论,但弟子们仍旧争论着《左传》的长短。

注释:

  • 生爱虚名:生前热爱虚荣之名。
  • 沦精竭智:耗尽精力和智慧。
  • 三公:指古代的三位高官。
  • 文夸古战场:文人对古代战场的赞美。
  • 坟土未乾:坟土还没有干透,象征死亡的悲伤尚未平息。
  • 卜穴:占卜墓穴的位置。
  • 挽声:指哀悼的声音。
  • 左氏长:指《左传》,是春秋时期的一部重要历史著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瑄,号香江,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诗、七言诗,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创作背景: 本诗为梅尧臣应吴冲卿之邀,和以伤悼何济川(何济川是吴冲卿的友人,因其去世而感伤)而作。诗中流露出对生死的思考,以及对名声的追求与对智慧的反思。

诗歌鉴赏:

梅尧臣的这首诗通过对生死、名声的深入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虚名的反思和对逝者的哀悼。诗的开篇便以“生爱虚名苦辩亡”引入,表明了在名声与智慧之间的深刻矛盾。接着,诗人通过对古战场的提及,表达出历史的沧桑与文人的自我矛盾。接下来“坟土未乾还卜穴”一句,生动描绘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未了的情感,既有对死亡的感慨,更有对生者的警醒。最后,诗人总结道“弟子犹争左氏长”,既指代了对历史的追逐,也展现了对文化传承的思考。整首诗在形式上严谨,情感上深邃,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人生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对虚名的渴望与失去后深感苦楚。
    • 第二联提及三公,反映出对历史的思索,文人如何在历史中自我定位。
    • 第三联则以生动的意象表达哀悼,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 最后两句揭示了文化传承中的争论,展示了人们对历史的探讨与尊重。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比喻和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与表现力。
    • 通过对比生与死,虚名与智慧,深化了主题。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生死和名声的探讨,反映出人们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追求,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和对历史的思考。

意象分析:

  • 虚名:象征人们对名声的追求与内心的空虚。
  • 坟土:象征死亡与逝去的生命,表达对逝者的怀念。
  • 三公、古战场:代表历史与文化,反映人们对历史的尊重与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梅尧臣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的“三公”指的是什么?

    • A. 三位高官
    • B. 三个朋友
    • C. 三个文人
    • D. 三个地方
  3. 诗人在诗中提到的“左氏长”指的是哪部作品?

    • A. 《论语》
    • B. 《左传》
    • C. 《史记》
    • D. 《诗经》

答案: 1.B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比较梅尧臣的《次韵和吴冲卿伤何济川》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现了对亲人及逝去生命的思念,但梅尧臣更侧重于名声与智慧的反思,而杜甫则更为直接地表达了对亲情的怀念。两首诗均体现出深厚的情感及对人生的哲思。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尧臣相关研究文献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江上望皖公山 赠从弟宣州长史昭 梁甫吟 东武吟 登金陵凤凰台 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 古风其十五 静夜思 酬裴侍御留岫师弹琴见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歇案 建之底的字 刀字旁的字 皿字底的字 司声 额结尾的成语 挑拨煽惑 酌古御今 门字框的字 明升暗降 娼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神门 非字旁的字 援笔成章 踏破铁鞋 小雪 操切从事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