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3:41: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3:41:49
生爱虚名苦辩亡,沦精竭智可哀伤。
谁将事附三公传,自有文夸古战场。
坟土未乾还卜穴,挽声才绝又新章。
是非从此方应定,弟子犹争左氏长。
我爱名声却只会为失去而苦辩,耗尽精力和智慧,真是令人感到悲伤。
谁能把这事情附在三公的传记上呢?自古的战场总有文人夸赞。
坟土尚未干透,竟然还在为他占卜新穴,哭声刚绝又写出了新篇章。
是非对错从此应该会有定论,但弟子们仍旧争论着《左传》的长短。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瑄,号香江,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诗、七言诗,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
创作背景: 本诗为梅尧臣应吴冲卿之邀,和以伤悼何济川(何济川是吴冲卿的友人,因其去世而感伤)而作。诗中流露出对生死的思考,以及对名声的追求与对智慧的反思。
梅尧臣的这首诗通过对生死、名声的深入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虚名的反思和对逝者的哀悼。诗的开篇便以“生爱虚名苦辩亡”引入,表明了在名声与智慧之间的深刻矛盾。接着,诗人通过对古战场的提及,表达出历史的沧桑与文人的自我矛盾。接下来“坟土未乾还卜穴”一句,生动描绘了对逝者的怀念与未了的情感,既有对死亡的感慨,更有对生者的警醒。最后,诗人总结道“弟子犹争左氏长”,既指代了对历史的追逐,也展现了对文化传承的思考。整首诗在形式上严谨,情感上深邃,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人生命运的深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生死和名声的探讨,反映出人们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追求,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和对历史的思考。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的“三公”指的是什么?
诗人在诗中提到的“左氏长”指的是哪部作品?
答案: 1.B 2.A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