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献衷心·见好花颜色

《献衷心·见好花颜色》

时间: 2025-07-27 08:29:36

诗句

见好花颜色,争笑东风,双脸上,晚妆同。

闭小楼深阁,春景重重。

三五夜,偏有恨,月明中。

情未已,信曾通,满衣犹自染檀红。

恨不如双燕,飞舞帘栊。

春欲暮,残絮尽,柳条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29:36

原文展示:

见好花颜色,争笑东风,双脸上,晚妆同。闭小楼深阁,春景重重。三五夜,偏有恨,月明中。情未已,信曾通,满衣犹自染檀红。恨不如双燕,飞舞帘栊。春欲暮,残絮尽,柳条空。

白话文翻译:

看到美丽的花朵在春风中争艳,她的双颊如同晚妆般艳丽。她闭门不出,躲在深闺之中,春光依旧浓烈。在十五的夜晚,她心中充满了怨恨,月光下更显孤寂。她的情感未曾减退,书信也曾互通,但她的衣衫上依然染着檀香红。她恨自己不能像双燕那样自由飞舞在帘栊之间。春天即将结束,残花飘尽,柳枝也变得空荡。

注释:

  • 争笑东风:形容花儿在春风中争相开放,如同在笑。
  • 双脸上,晚妆同:比喻女子面容美丽,如同精心打扮的晚妆。
  • 闭小楼深阁:指女子深居简出,不愿见人。
  • 三五夜:指农历十五的夜晚。
  • 偏有恨:偏偏心中有恨。
  • 檀红:指檀木般的红色,常用来形容女子的妆容或衣饰。
  • 帘栊:指窗帘和窗棂,这里指代室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炯(896年-971年),字文炳,五代宋初文学家,曾任后蜀宰相。他的诗词多写艳情,风格绮丽,但也有清新之作。此诗描绘了一位深闺女子的春愁与怨恨,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女子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欧阳炯任职后蜀期间所作,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和文人的审美趣味。诗中的女子形象可能是作者对当时女性生活状态的一种艺术加工和情感投射。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深闺女子的春愁与怨恨。诗中,“见好花颜色,争笑东风”描绘了春日花开的盛景,而“双脸上,晚妆同”则巧妙地将女子的面容与花相比,展现了她的美丽。然而,“闭小楼深阁”一句,却透露出她的孤独和封闭。诗的后半部分,通过“三五夜,偏有恨”和“恨不如双燕”等句,表达了女子内心的怨恨和渴望自由的情感。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抒发了深闺女子的复杂情感,展现了欧阳炯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见好花颜色,争笑东风”:描绘春日花开的盛景,花儿在春风中争相开放,如同在笑。
  • “双脸上,晚妆同”:将女子的面容与花相比,展现了她的美丽。
  • “闭小楼深阁”:透露出女子的孤独和封闭。
  • “春景重重”:春光依旧浓烈,但女子却无法享受。
  • “三五夜,偏有恨”:在农历十五的夜晚,女子心中充满了怨恨。
  • “月明中”:月光下更显孤寂。
  • “情未已,信曾通”:她的情感未曾减退,书信也曾互通。
  • “满衣犹自染檀红”:衣衫上依然染着檀香红,暗示她的情感依旧浓烈。
  • “恨不如双燕”:她恨自己不能像双燕那样自由飞舞。
  • “飞舞帘栊”:双燕自由飞舞在室内。
  • “春欲暮,残絮尽”:春天即将结束,残花飘尽。
  • “柳条空”:柳枝也变得空荡,象征着春天的结束和女子的孤寂。

修辞手法:

  • 比喻:“双脸上,晚妆同”将女子的面容比作晚妆,形象生动。
  • 拟人:“争笑东风”赋予花儿以人的情感,形象生动。
  • 对仗:“三五夜,偏有恨”与“月明中”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深闺女子的春愁与怨恨。通过对春日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女子内心的孤独、怨恨和渴望自由的情感。诗中,女子虽然美丽,但却被封闭在深闺之中,无法享受春光,心中充满了怨恨。她渴望像双燕那样自由飞舞,但却无法实现,这种矛盾和冲突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 好花颜色:象征着美丽和青春。
  • 东风: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
  • 双脸:象征着女子的美丽和孤独。
  • 晚妆:象征着女子的精心打扮和内心的情感。
  • 小楼深阁:象征着女子的封闭和孤独。
  • 春景重重:象征着春光的浓烈和女子的无法享受。
  • 三五夜:象征着月圆之夜和女子的孤寂。
  • 月明中:象征着女子的孤寂和内心的怨恨。
  • 檀红:象征着女子的情感和内心的浓烈。
  • 双燕:象征着自由和渴望。
  • 帘栊:象征着女子的封闭和渴望自由。
  • 残絮尽:象征着春天的结束和女子的孤寂。
  • 柳条空:象征着春天的结束和女子的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双脸上,晚妆同”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2. 诗中的“恨不如双燕”表达了女子怎样的情感? A. 羡慕 B. 怨恨 C. 渴望 D. 孤独

  3. 诗中的“春景重重”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结束 B. 春光的浓烈 C. 女子的美丽 D. 女子的孤独

答案:

  1. A. 比喻
  2. C. 渴望
  3. B. 春光的浓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女子的孤独和怨恨,风格清新婉约。
  • 杜牧的《秋夕》:描绘了女子的孤独和思念,风格含蓄深沉。

诗词对比:

  • 欧阳炯的《献衷心·见好花颜色》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描绘了女子的孤独和怨恨,但欧阳炯的诗更加绮丽,而李清照的诗更加清新婉约。
  • 欧阳炯的《献衷心·见好花颜色》与杜牧的《秋夕》:两者都描绘了女子的孤独和思念,但欧阳炯的诗更加绮丽,而杜牧的诗更加含蓄深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欧阳炯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其诗歌的重要资料。
  • 《李清照诗词选》:收录了李清照的诗词作品,可以与欧阳炯的诗作进行对比研究。
  • 《杜牧诗选》:收录了杜牧的诗作,可以与欧阳炯的诗作进行对比研究。

相关查询

甲午孟夏祝公辅道过山中遂偕如上饶赴孟史君 清溪许希贤自号拙逸为赋四绝 次韵答王子贤所寄五首 古离别 花时留郡归已初夏事六首 雨后过东山 丁丑元夕 题赵氏晓山 归来 赠堪舆家杨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匕字旁的字 牛骥同槽 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宦家 千秋宴 窥望 自动漫游 诟谇谣诼 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遗馈 宝盖头的字 殳字旁的字 与世隔绝 固若金汤 斫雕为朴 包含臆的词语有哪些 乛字旁的字 豕字旁的字 包含钻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