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6:0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09:34
原文展示:
更漏子·三十六宫秋夜水 欧阳炯 〔五代〕
三十六宫秋夜水,露华点滴高梧。丁丁玉漏咽铜壶,明月上金铺。红线毯,博山炉,香风暗触流苏。羊车一去长青芜,镜尘鸾影孤。
白话文翻译:
在三十六宫的秋夜,水面上滴落着露珠,高大的梧桐树上也挂满了露水。玉制的漏壶中,水滴声如同哽咽,明月已经升起,照在金色的门环上。红色的地毯,博山炉中燃烧着香料,香风轻轻触碰着流苏。羊车一去不复返,留下长满青草的荒芜,镜中的鸾鸟影子显得孤独。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欧阳炯(约896-971),五代时期词人,字文叔,号东篱,江西南昌人。他的词风清新婉约,多写宫廷生活和女性情感。这首《更漏子》描绘了宫廷秋夜的寂静和荒凉,反映了作者对宫廷变迁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欧阳炯在宫廷任职期间,通过对宫廷秋夜的描绘,表达了对宫廷繁华已逝的哀愁和对孤独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更漏子》以宫廷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了宫廷的寂静和荒凉。诗中“三十六宫秋夜水”开篇即营造了一种冷清的氛围,露华点滴高梧,丁丁玉漏咽铜壶,明月上金铺,这些细节描写增强了秋夜的静谧感。红线毯、博山炉、香风暗触流苏,这些宫廷中的日常用品和景象,更加深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孤寂。羊车一去长青芜,镜尘鸾影孤,这两句则表达了宫廷繁华已逝的哀愁和对孤独的深刻体验。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优美,是一首典型的宫怨词。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对宫廷秋夜的描绘,表达了宫廷繁华已逝的哀愁和对孤独的深刻体验。诗中通过对宫廷日常用品和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孤寂,同时通过对羊车一去长青芜,镜尘鸾影孤的描写,传达了对宫廷变迁的感慨和对孤独的体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这首词的作者是: A. 欧阳修 B. 欧阳炯 C. 欧阳询 D. 欧阳山
“三十六宫秋夜水”中的“三十六宫”指的是: A. 三十六座宫殿 B. 泛指皇宫 C. 三十六种宫廷用品 D. 三十六位宫女
“丁丁玉漏咽铜壶”中的“咽”字用作: A. 动词 B. 名词 C. 形容词 D. 副词
“羊车一去长青芜”中的“羊车”象征: A. 宫廷的繁华 B. 宫廷的荒凉 C. 宫廷的变迁 D. 宫廷的孤寂
“镜尘鸾影孤”中的“鸾影”象征: A. 孤独 B. 繁华 C. 荒凉 D. 变迁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