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22: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22:44
疏影·咏荷叶
作者: 张炎 〔宋代〕
碧圆自洁。向浅洲远渚,亭亭清绝。
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
鸳鸯密语同倾盖,且莫与浣纱人说。
恐怨歌忽断花风,碎却翠云千叠。
回首当年汉舞,怕飞去谩皱留仙裙折。
恋恋青衫,犹染枯香,还叹鬓丝飘雪。
盘心清露如铅水,又一夜西风吹折。
喜静看匹练秋光,倒泻半湖明月。
这首诗描绘了荷叶的清丽和孤傲。荷叶碧绿而洁净,向着远处的浅洲和水边亭亭而立,显得格外清绝。荷叶上还有一枚遗落的簪子,似乎不愿意展露出秋天的心情,能卷起多少炎热的气息呢?鸳鸯在一起低声细语,不要和浣纱的女子说话,恐怕她们会因为花风的断绝而怨歌四起,打碎了那千层翠云。回首往年汉代的舞蹈,怕是飞去后会无意中皱起仙女的裙摆。恋恋不舍的青衫,仍然带着枯香,感叹自己的鬓发已经飘雪。清晨的露珠如铅水般沉重,又一个西风的夜晚把它吹折。我喜欢静静地看那如匹练般的秋光,倒映在半湖的明月上。
张炎,字子文,号澹庵,宋代词人,擅长填词,其作品风格清新典雅,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疏影·咏荷叶》创作于宋代,那时荷花常被视作高洁的象征,诗人通过荷叶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疏影·咏荷叶》是一首充满清丽气息的词作,通过对荷叶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感慨。诗的开篇便以“碧圆自洁”描绘了荷叶的清丽,随后用“亭亭清绝”形象地展现了荷叶的高洁与孤傲。这种意象不仅表现了荷叶的外在美,更蕴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词中“犹有遗簪”一句,暗示了对逝去青春的怀念,遗落的簪子成为了岁月流逝的象征。接下来“鸳鸯密语同倾盖”则描绘了爱情的甜蜜,但又转向“且莫与浣纱人说”,表达了对外界干扰的无奈与无情。此时的荷叶,似乎成了诗人与世隔绝的象征,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孤独与美的结合。
整首词的情感在最后一段达到高潮,“喜静看匹练秋光,倒泻半湖明月”,不仅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宁静与清幽,也暗示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通过荷叶,诗人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青春的追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本诗通过描写荷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青春的追忆,同时也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而深刻。
荷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高洁、孤芳自赏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美好事物的追求。
选择题:诗中“碧圆自洁”主要描述的是哪种植物?
A. 荷花
B. 菊花
C. 桃花
D. 梅花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遗簪”象征着__。
判断题:诗中的鸳鸯象征着孤独。(对/错)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相似主题下的不同风格与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