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4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46:13
金凤钩 独见鞋
作者: 吴绮 〔清代〕
真堪在掌儿上,
又只合玉肩斜傍。
这般些小,怎将偷换,
犹自暗垂绣帐。
行行唯恐纤尘漾,
长只向枕边安放。
笑他邻女,藕花池畔,
先已巧偷新样。
这双鞋子真是小巧玲珑,恰好适合在手心里掌握,又能轻轻地斜靠在玉肩上。这种小巧的样子,怎么能轻易更换呢?它仍然悄然垂挂在绣帷帐内。我行走时唯恐沾染了微尘,鞋子总是安放在枕边。笑那邻家的姑娘,在藕花池旁,早已巧妙地偷换了新的样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藕花池”意指盛夏时节,莲花盛开,象征着青春与美丽。诗中提到的邻女,暗示了她对时尚的追求与巧妙的手段。
作者介绍:
吴绮,清代女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独特的女性视角而著称,作品常常描写生活细节和情感体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金凤钩 独见鞋》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女性对美的追求和生活琐事的细腻观察,体现了女性的审美趣味及对时尚的敏感。
吴绮的《金凤钩 独见鞋》是一首描绘女性生活细节的诗作,展现了细腻的观察力与独特的审美情趣。诗中以一双小巧的鞋子为中心,传达出女性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起首便以“真堪在掌儿上”开篇,极具形象感,暗示着鞋子之小巧玲珑,仿佛在手心中的珍宝。接着“又只合玉肩斜傍”,则巧妙地将鞋子与玉肩相连,体现了物与人之间的和谐。诗中多次提及“偷换”,不仅是对鞋子的更换,也隐喻了女性在生活中不断追求新鲜感与变化的心理。
“行行唯恐纤尘漾”,写出女性对生活中细节的极致关注,生怕一丝尘埃沾染到美丽的鞋子上,显示出一种对美的执着与珍视。而最后一句“笑他邻女,藕花池畔,先已巧偷新样”,则在无形中透露出一种竞争的意识,女性之间的时尚暗斗,生动地展示了当时社会中女性的生活情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女性世界,让人感受到女性在美与生活之间的微妙关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女性对美的追求与对生活细节的极致关注,同时也反映了女性之间微妙的竞争关系,展现出清代女性特有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鞋子”象征什么?
A. 生活的琐碎
B. 女性的美丽与个性
C. 友谊的竞争
“行行唯恐纤尘漾”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尘埃的无所谓
B. 对美的极致追求
C. 对生活的厌倦
诗中提到的“藕花池”象征什么?
A. 青春与活力
B. 生活的烦恼
C. 社交的压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首诗都展示了女性的细腻情感与对美的追求,但吴绮的诗更注重生活中的细节描写,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情感的深刻思考与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