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9:59:19
原文展示: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四首 其三
徐祯卿 〔明代〕
歌酒栏干事已非,玉人惆怅卷罗帏。
可堪荏苒争先谢,更不踌躇各自飞。
尽扫庭枝风敛怨,偶粘尘网雨冲围。
今朝蝶似长安客,差况残春寂寞归。
白话文翻译:
在歌酒的栏杆旁,事情已不再如从前,美丽的女子惆怅地卷起了罗帏。
花儿无奈地争相凋谢,没有犹豫,各自飘飞。
风尽力扫去庭院中的枝叶,似乎在收敛怨气,雨偶尔粘在尘网上,冲破了包围。
今天的蝴蝶像是长安的客人,更加感受到残春的寂寞归去。
注释:
- 歌酒栏干:指歌酒场所的栏杆,这里象征着欢乐的场所。
- 玉人:美丽的女子。
- 惆怅:忧愁,失意。
- 罗帏:用罗纱制成的帐幕。
- 荏苒:时间渐渐过去。
- 争先谢:争相凋谢。
- 踌躇:犹豫不决。
- 庭枝:庭院中的树枝。
- 风敛怨:风似乎在收敛怨气。
- 尘网:尘土的网,比喻尘世的纷扰。
- 雨冲围:雨冲破了包围。
- 长安客:长安的客人,这里比喻蝴蝶。
- 差况:更加,越发。
- 残春:春天的末尾,指春天即将结束。
诗词背景:
徐祯卿(1479-1511),明代文学家,字昌谷,号东篱,江苏吴县人。他是明代中期的著名诗人,与唐寅、文徵明、祝允明并称“吴中四才子”。徐祯卿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是他对石田先生《落花四首》的和诗,表达了对落花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哀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落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诗中“歌酒栏干事已非”一句,暗示了欢乐时光的不再,而“玉人惆怅卷罗帏”则进一步以女子的惆怅来象征诗人自己的心情。后两句“可堪荏苒争先谢,更不踌躇各自飞”,用落花的形象来比喻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最后两句“今朝蝶似长安客,差况残春寂寞归”,则通过蝴蝶的比喻,进一步强化了残春的寂寞和归去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时光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歌酒栏干事已非,玉人惆怅卷罗帏。”
- 意思:在歌酒的栏杆旁,事情已不再如从前,美丽的女子惆怅地卷起了罗帏。
- 用词:“歌酒栏干”象征欢乐场所,“玉人”指美丽的女子,“惆怅”表达忧愁。
- 意象:栏杆、罗帏,营造了一种封闭和忧郁的氛围。
- 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
“可堪荏苒争先谢,更不踌躇各自飞。”
- 意思:花儿无奈地争相凋谢,没有犹豫,各自飘飞。
- 用词:“荏苒”指时间流逝,“争先谢”形容花儿凋谢的急迫。
- 意象:落花,象征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 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
“尽扫庭枝风敛怨,偶粘尘网雨冲围。”
- 意思:风尽力扫去庭院中的枝叶,似乎在收敛怨气,雨偶尔粘在尘网上,冲破了包围。
- 用词:“尽扫”形容风的力度,“敛怨”比喻风的平静,“尘网”比喻尘世的纷扰。
- 意象:风、雨、庭院,营造了一种自然和尘世的对比。
- 情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
-
“今朝蝶似长安客,差况残春寂寞归。”
- 意思:今天的蝴蝶像是长安的客人,更加感受到残春的寂寞归去。
- 用词:“长安客”比喻蝴蝶,“差况”表示更加,“残春”指春天即将结束。
- 意象:蝴蝶、残春,象征着变迁和寂寞。
- 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变迁和寂寞的深刻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今朝蝶似长安客”,将蝴蝶比喻为长安的客人,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性和情感表达。
- 拟人:如“风敛怨”,将风拟人化,赋予了风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
- 对仗:如“歌酒栏干事已非,玉人惆怅卷罗帏”,通过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时光流逝和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通过对落花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时光匆匆的深刻感慨,以及对过去欢乐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生命和时光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落花:象征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 蝴蝶:比喻变迁和寂寞,增强了诗句的形象性和情感表达。
- 风、雨:象征自然力量和尘世纷扰,营造了一种自然和尘世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玉人惆怅卷罗帏”中的“玉人”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珍贵的玉石
C. 高贵的官员
D. 诗人的朋友
-
诗中“可堪荏苒争先谢”中的“荏苒”指的是什么?
A. 花儿凋谢
B. 时间流逝
C. 风吹过
D. 雨落下
-
诗中“今朝蝶似长安客”中的“长安客”比喻什么?
A. 蝴蝶
B. 诗人自己
C. 长安的居民
D. 旅行的客人
答案:
- A. 美丽的女子
- B. 时间流逝
- A. 蝴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石田先生《落花四首》:徐祯卿的和诗对象,可以对比阅读,了解两位诗人的不同风格和情感表达。
- 唐寅《桃花庵歌》:同样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可以对比阅读。
诗词对比:
- 徐祯卿的《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四首》与石田先生的《落花四首》:对比两位诗人的落花诗,分析他们的情感表达和艺术手法。
- 徐祯卿的《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四首》与唐寅的《桃花庵歌》:对比两位诗人的不同主题和风格,分析他们的艺术特点。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歌选》:收录了徐祯卿和其他明代诗人的作品,可以全面了解明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 《徐祯卿诗集》:收录了徐祯卿的全部诗作,可以深入研究他的诗歌艺术。
- 《石田先生诗集》:收录了石田先生的诗作,可以对比阅读,了解两位诗人的不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