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30: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30:38
原文展示: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四首 其一 徐祯卿 〔明代〕
不须惆怅绿枝稠,毕竟繁华有断头。 夜雨一庭争怨惜,夕阳半树小淹留。 佳人踏处弓鞋薄,燕子衔来别院幽。 满目春光今亦老,可能更管镜中愁。
白话文翻译:
不必为繁茂的绿枝感到惆怅,毕竟繁华终有尽头。 夜雨中庭院里,花儿争相怨恨与惋惜。 夕阳下,半树花儿稍作停留。 佳人踏过之处,弓鞋显得单薄,燕子衔来别院的幽静。 满眼春光如今也已老去,或许更应关注镜中的忧愁。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祯卿(1479-1511),字昌谷,明代文学家,与唐寅、文徵明、祝允明并称“吴中四才子”。其诗风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尤擅长写景抒情。
创作背景: 此诗为和答石田先生之作,石田先生即文徵明,诗中通过对落花的描写,抒发了对繁华易逝、时光易老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落花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繁华易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首联直抒胸臆,劝诫自己不必为绿枝的繁茂而惆怅,因为繁华终有尽头。颔联和颈联通过夜雨、夕阳、佳人、燕子等意象,进一步渲染了落花的哀怨与幽静,以及春光易老的无奈。尾联则以镜中愁作结,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落花的描写,抒发了对繁华易逝、时光易老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哲理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不须惆怅绿枝稠”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繁华易逝的感慨 B. 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 C. 对未来的忧虑 D. 对落花的哀怨
“夜雨一庭争怨惜”中的“争怨惜”是什么意思? A. 争相表达怨恨和惋惜 B. 争相欣赏夜雨 C. 争相躲避夜雨 D. 争相赞美夜雨
“满目春光今亦老”中的“春光”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景色 B. 春天的气息 C. 春天的花朵 D. 春天的阳光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