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秋日怀李郎中及边熊二君子五首 其五

《秋日怀李郎中及边熊二君子五首 其五》

时间: 2025-04-27 14:48:25

诗句

熊子今何在,秋应奉使还。

威侵蕃部落,旌绕汉关山。

沛泽从天降,三军动地欢。

思君问边略,何日接清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48:25

原文展示:

秋日怀李郎中及边熊二君子五首 其五 熊子今何在,秋应奉使还。威侵蕃部落,旌绕汉关山。沛泽从天降,三军动地欢。思君问边略,何日接清班。

白话文翻译:

熊子现在何处?秋天应当完成使命归来。他的威严震撼了边疆的部落,旌旗环绕着汉地的关山。恩泽如同从天而降,三军为之欢腾。思念你,询问边疆的策略,何时才能与你再次相见,共赴清雅的官职。

注释:

  • 熊子:指边熊,诗中的另一位君子。
  • 奉使:执行使命,指边熊被派遣到边疆执行任务。
  • 威侵:威严震撼。
  • 蕃部落:边疆的部落。
  • 旌绕:旌旗环绕。
  • 沛泽:丰富的恩泽。
  • 三军:指军队。
  • 边略:边疆的策略。
  • 清班:清雅的官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祯卿,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这首诗是他在秋天怀念远在边疆的朋友李郎中和边熊时所作,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对边疆事务的关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天,徐祯卿思念远在边疆的朋友,同时关心边疆的安定和朋友的安危。诗中流露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国家边疆事务的关切。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日为背景,通过对边疆景象的描绘和对朋友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国家边疆事务的关切和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诗中“威侵蕃部落,旌绕汉关山”一句,既描绘了边疆的威严景象,又隐含了对朋友边熊的赞美。而“沛泽从天降,三军动地欢”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恩泽的感激和对军队士气的赞扬。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对国家边疆事务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熊子今何在,秋应奉使还。——询问边熊现在何处,秋天应当完成使命归来。
  2. 威侵蕃部落,旌绕汉关山。——他的威严震撼了边疆的部落,旌旗环绕着汉地的关山。
  3. 沛泽从天降,三军动地欢。——恩泽如同从天而降,三军为之欢腾。
  4. 思君问边略,何日接清班。——思念你,询问边疆的策略,何时才能与你再次相见,共赴清雅的官职。

修辞手法:

  • 拟人:“威侵蕃部落”中的“威侵”赋予了威严以人的行为能力。
  • 对仗:“威侵蕃部落,旌绕汉关山”中的“威侵”与“旌绕”形成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对国家边疆事务的关切。通过描绘边疆的景象和朋友的使命,诗人抒发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对国家边疆安定的期盼。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威侵、蕃部落、旌绕、汉关山、沛泽、三军、边略、清班。
  • 详细解释:这些意象词汇共同构建了边疆的威严景象、朋友的使命、国家的恩泽和军队的士气,以及诗人对朋友的思念和对国家边疆事务的关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熊子”指的是谁? A. 李郎中 B. 边熊 C. 徐祯卿
  2. “威侵蕃部落”中的“威侵”是什么意思? A. 威严震撼 B. 威严压迫 C. 威严保护
  3. “沛泽从天降”中的“沛泽”指的是什么? A. 丰富的恩泽 B. 丰富的雨水 C. 丰富的财富 答案: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对国家边疆事务的关切和对朋友的思念。
  • 王昌龄的《出塞》:描绘了边疆的威严景象和军队的士气。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徐祯卿的这首诗都表达了对国家边疆事务的关切,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而徐祯卿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别裁集》:收录了徐祯卿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风。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杜甫和王昌龄的诗作,可以与徐祯卿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迎赦呈王志夫李德孺师伯浑 题湖边旗亭 入城舟中作 谢李平叔郎中问疾 闲记老境 夏夜 还家 醉中步月湖上 泛舟泽中夜归 遣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漫污 深婉 嫉闲妒能 燕颔虬须 焦急 釒字旁的字 双人旁的字 抱火厝薪 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长字旁的字 肀字旁的字 怨嫉 豆字旁的字 妒火中烧 不当人子 搜搅 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