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蝶恋花 春情

《蝶恋花 春情》

时间: 2025-05-04 01:07:38

诗句

昨夜杏烟娇暮雨,一带垂杨,绿到春申浦。

翠袖倚栏凝不语,啼莺劝得东风住。

帘外卖花声欲度,画桨双双,燕尾分波去。

载酒前溪人按舞,鸳鸯飞上相思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07:38

原文展示:

昨夜杏烟娇暮雨,一带垂杨,绿到春申浦。
翠袖倚栏凝不语,啼莺劝得东风住。
帘外卖花声欲度,画桨双双,燕尾分波去。
载酒前溪人按舞,鸳鸯飞上相思树。

白话文翻译:

昨夜的杏花在细雨中显得娇艳,垂柳的绿意延伸到春申浦。
翠色的袖子倚靠在栏杆上,默默不语,啼鸣的黄莺劝说东风停留。
帘外传来的花香声似乎要飘进来,划船的两个人,燕尾轻轻划动波浪。
载着酒在溪边的人们翩翩起舞,鸳鸯飞上了相思树。

注释:

  • 杏烟:指杏花的烟雾,形容杏花的颜色和景象。
  • 娇暮雨:形容细雨轻柔细腻,带有娇媚的感觉。
  • 春申浦:春申浦是指位于今上海的一个水域,象征春天的气息。
  • 翠袖:指绿色的衣袖,象征青春和美丽。
  •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着温暖和生机。
  • 帘外:窗帘外,指视线之外的世界。
  • 画桨:形容划船时的动作,意象优雅。
  • 鸳鸯:象征爱情和忠贞,飞上相思树暗示着恋爱和思念。

典故解析:

“相思树”象征着思念与爱情,古代文人常用以表达对恋人的思念之情。“鸳鸯”则是古代文学中爱的象征,常用来比喻恩爱夫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绮,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风以清丽见长,常描绘自然和爱情。其作品多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对美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春季,正值花开时节,诗人通过对春色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爱情的向往和对春天的热爱,反映了清代士人的情感与审美。

诗歌鉴赏:

《蝶恋花·春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爱情的甜蜜。首句“昨夜杏烟娇暮雨”便描绘出一种柔美的春雨,营造出一种温柔而细腻的氛围,杏花的娇艳在雨中显得格外迷人。接下来的“翠袖倚栏凝不语”,将一个美丽的女子形象展现在读者眼前,她静静倚靠在栏杆上,似乎在思念着某个心上人,展现了女性的内敛与优雅。

诗中的“啼莺劝得东风住”则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黄莺的啼鸣仿佛在呼唤春风的停留,恰如人在恋爱中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此时,窗帘外的“卖花声欲度”更是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而“画桨双双,燕尾分波去”则描绘了划船者的嬉戏场景,生动而富有动感。

最后两句“载酒前溪人按舞,鸳鸯飞上相思树”将诗歌推向高潮,载酒而舞的欢乐场景与鸳鸯的飞翔相呼应,彰显了春天的浪漫与爱情的甜蜜,传达出诗人对春天和爱情的热爱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昨夜杏烟娇暮雨:描写杏花在暮雨中的娇艳美丽,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2. 一带垂杨,绿到春申浦:描绘春天的柳树,生机勃勃,延展至春申浦,展现春天的生机。
  3. 翠袖倚栏凝不语:美丽女子倚靠在栏杆上,沉默而思索,暗示内心的情感。
  4. 啼莺劝得东风住:黄莺的鸣叫仿佛在呼唤春风的停留,增添了春的气氛。
  5. 帘外卖花声欲度:窗外的花香声似乎要透过帘子飘入,暗示春天的气息。
  6. 画桨双双,燕尾分波去:两人划船的情景,生动而富有动感。
  7. 载酒前溪人按舞:溪边的人载酒而舞,表现出春日的欢乐气氛。
  8. 鸳鸯飞上相思树:鸳鸯象征爱情,飞上相思树,寓意对爱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杏烟”比喻杏花的美丽。
  • 拟人:如“啼莺劝得东风住”,赋予黄莺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画桨双双,燕尾分波去”,形成优美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春天的自然景象与爱情的表达,展现了生命的美好与对爱情的渴望,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杏花:象征青春与美好。
  • 春风:象征生机与希望。
  • 翠袖:象征女性的优雅与温柔。
  • 鸳鸯:象征忠贞不渝的爱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翠袖”指的是哪种颜色的袖子?

    • A. 红色
    • B. 绿色
    • C. 蓝色
    • D. 黄色
  2. “昨夜杏烟娇暮雨”的“杏烟”指的是什么?

    • A. 杏花的美丽
    • B. 杏子的香气
    • C. 杏树的叶子
    • D. 杏子的味道
  3. 诗中的“鸳鸯”象征着什么?

    • A. 友情
    • B. 亲情
    • C. 爱情
    • D. 乡情

答案:

  1. B. 绿色
  2. A. 杏花的美丽
  3. C. 爱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描写春天与爱情,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 苏轼《水调歌头》:通过月亮与人情的对比,表现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情感更加豪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赏析》
  • 《中国古典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早秋夜坐 张生南归 祗答提举观文丁右丞 早秋 送黄昱秘校太平理掾 寄弋阳王学士 惠民堤河晚瞩 晚秋月夕 病告作寄武平湖内翰 兰皋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撩开手 鼻字旁的字 饿虎之蹊 包含糊的词语有哪些 以卵投石 建鼓 成帮结队 石字旁的字 宝盖头的字 口字旁的字 战怖 亲好 感慕缠怀 上则 浴血奋战 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