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24: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24:07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孤山寺的北面,贾亭的西边,水面刚刚平静,云朵低垂。
几处早起的黄莺在争抢温暖的树枝,哪家的新燕在啄食春泥呢?
五彩斑斓的花朵渐渐让人眼花缭乱,只有浅浅的草地能让马蹄消失。
最喜欢的是湖的东边,那里行走总是觉得不够,绿杨树荫下的白沙堤。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孤山寺和贾亭均为杭州的著名景点,反映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情与眷恋。早莺和新燕的描写则传达出春天的气息,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平易近人,以其叙事性强、情感真挚而著称,常常关注社会民生。
创作背景:
《钱塘湖春行》写于白居易在杭州任职期间,这首诗表达了他对春天美景的欣赏,以及对故乡江南的深厚情感。诗中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钱塘湖春行》是一首描写春天自然景色的诗作,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开篇便以“孤山寺北贾亭西”引入,设置了诗的空间背景,给予读者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接着,通过“水面初平云脚低”描绘出宁静的湖面,仿佛在春日的阳光下,水天一色,令人感到心旷神怡。
在“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早莺和新燕的描写生动有趣,既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也传达了生命的希望与温暖。接下来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则通过对色彩斑斓的花朵和柔软草地的描绘,展示了春天的绚丽与活力。
最后一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展现了诗人对美景的向往与留恋,表达了他对湖东美好景色的无尽眷恋之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自然的描写,也蕴含了诗人的情感,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春天生机盎然的向往,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自然美与人文关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孤山寺”位于哪个城市?
A. 北京
B. 杭州
C. 南京
D. 苏州
“几处早莺争暖树”中的“争”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竞争的激烈
B. 和谐的共存
C. 自然的宁静
D. 孤独的寂寞
诗中描绘的春天有什么特点?
A. 寒冷
B. 生机勃勃
C. 狂风暴雨
D. 落叶纷飞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钱塘湖春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